腦機接口領域投融資活躍 應用場景拓展


本報記者 郭冀川
近期,腦機接口領域投融資活躍度顯著提升。
9月初,上海腦韻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幾乎同時,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控股子公司參股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被譽為“杭州六小龍”之一,專注於腦機接口技術研發。
可以說,前沿科技的每一次飛躍,都離不開金融因素的長期支持。在此進程中,長期資本與耐心資本展現出獨特價值,將“金融活水”精准引至腦機接口等新興領域,為其從技術驗証到規模化落地提供了堅實支撐。
技術突破
與應用拓展同步推進
從“意念操控游戲”的沉浸式娛樂,到“脊髓損傷患者憑借腦機接口抓取物體”的醫學奇跡,腦機接口正迅速從概念走向現實應用。該技術已跨越單一場景局限,逐步構建起覆蓋醫療康復、神經疾病治療、認知增強與人機協同等多領域的立體生態。
“腦機接口打破了傳統交互方式對生理條件的依賴,重構了信息傳遞機制,成為人機融合中的關鍵樞紐。”西安臻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王浩沖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交互如鍵盤、語音、手勢等,仍依賴外周神經與肌肉系統,而腦機接口直接解讀神經信號,實現從“意念”到“指令”的無縫轉換。其核心價值在於,作為一種“通用型交互接口”具備廣泛適用性——既可用於功能修復,也能實現能力增強﹔既服務個體,也助力社會整體效能提升。
目前,腦機接口不僅在醫療康復領域得到深入驗証,還在消費電子、個性化教育等更多場景展開積極探索。今年以來,該技術迎來多項標志性進展。例如,國內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前瞻性臨床試驗成功實施,非侵入式設備在疲勞監測、專注力訓練等消費級應用中快速興起。
政策推動
行業規范與商業化落地
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陸續推出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打造腦機接口產業集聚區、建設重點實驗室、推動臨床應用等具體目標。例如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印發《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實現高質量控腦,腦機接口產品全面實現臨床應用,打造全球腦機接口產品創新高地,產業鏈核心環節實現自主可控。
國家藥監局批准《採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 用於人工智能算法的腦電數據集質量要求與評價方法》醫療器械行業標准制修訂項目立項,國家醫保局將腦機接口手術納入收費項目,進一步打通腦機接口在醫療領域的商業化完整閉環。
7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為行業中長期發展指明方向。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認為,腦機接口作為顛覆性未來產業,在政策層面已構建起全面且富有前瞻性的戰略規劃,明確各階段重點突破的技術方向,引導資源向關鍵領域精准集聚,避免了盲目發展導致的資源浪費。
在技術落地和政策利好的雙重推動下,資本對腦機接口領域的投資熱情持續攀升。同時,從國家大基金到產業資本,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多方資金正涌入腦機接口這一潛力賽道。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腦機接口領域投融資數量已超去年全年,下半年增勢更猛。
8月份,北京智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冉醫療”)宣布完成超3億元A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技術研發與大規模臨床試驗,參與方涵蓋政府引導基金、產業資本與風險投資機構。
智冉醫療總經理、CEO宋麒表示,腦機接口作為一項研發周期長、技術壁壘高的硬科技項目,從產品研發到臨床注冊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本輪融資的成功,也說明市場對公司在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發展潛力的認可。
陝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表示,隨著柔性電極、無線供能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以及醫保覆蓋范圍擴大,腦機接口有望在醫療、消費電子、工業制造等領域實現多場景應用。她同時提醒,該領域技術路線尚未完全收斂,疊加倫理爭議等不確定性,上市公司多通過子公司或參股基金間接布局,以分散風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