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文為魂農為基旅為體 合力繪就“農康文旅”融合新圖景

人民網記者 李棟
2025年09月21日10:57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醒獅騰躍間,明清青磚瓦房與現代康養設施相映成趣,市集裡的湯餛飩冒著熱氣,非遺茶果子工坊前游客排起長隊,身著明韻衣冠的市民穿梭古巷……連日來,在廣東省博羅縣山下村,2025中國農民豐收節“羅浮山下”慶典正在上演。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近年來,始建於明代的山下古村,成為市民打卡的熱門地。“以‘修舊如舊’原則活化古宅。”古村旅游項目經理王超介紹,既保留古村“龜形布局”的嶺南韻味,又賦予其現代舒適體驗。

近年來,多地農文旅融合發展步入快車道。推進全域特色農文旅融合,關鍵在於促進農、文、旅三大產業深度有機耦合,畫好三者最大同心圓。博羅縣副縣長劉健鋒介紹,從徐田村到山下村,從蘭門田園康養生態旅游區到山夏酒店1368與山夏農場,當地將文化傳承、產業升級與村民收益緊密結合,探索出“政府引導+集體為主+企業運營”的整村經營模式,實現與村集體、村民的共創、共享、共富。

談及與農文旅融合發展合作,徐田村黨支部書記徐廣權難掩喜悅。“自蘭門田園康養生態旅游景區運營以來,村年度游客量達35萬人次,經營性收入近2000萬元/年,為村民提供近40個就業崗位”

發展鄉村產業是改變鄉村面貌的重要抓手,產業興旺才能增收致富。“鄉村旅游的吸引力不僅在於自然風光、特色農業、古鎮建筑,更在於其承載的獨特文化記憶。”專家表示,招引自帶流量的高端品牌,重點打造精品民宿品牌集群,可助推當地旅游資源快速“出圈”和“引流”。

(責編:郭思邈、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