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總局:始終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作為首位主責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羅知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金融監管總局始終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作為監管部門的首位主責,把穩妥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作為重中之重。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金融監管總局堅決落實“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准拆彈”這16字方針,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一是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重點地區“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險方案,綜合採取兼並重組、在線修復、市場退出等多種方式,有力有序推進實施。當前,無論是高風險機構數量還是高風險資產規模,都較峰值大幅壓降,在金融體系中佔比都比較小,風險完全可控。相當部分省份已實現高風險中小機構“動態清零”。最近,一些外資投行的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高風險金融資產的規模大幅下降,今后兩年還將進一步下降,因此認為中國金融風險防控化解成效是顯著的,風險是可控的。
二是加快推進改革轉型。總的方向是加強黨的領導、健全公司治理、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5年來,農信社改革蹄疾步穩,過半省份組建省級法人機構。城商行改革重組有序實施,股份制銀行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保險、資管等機構加快回歸本源,功能定位不斷增強。中小金融機構的減量提質成效明顯,區域布局持續優化。
三是重拳整治金融亂象。集中治理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嚴肅查處利用關聯交易非法輸送利益,清退違法違規股東3600多個,一批不法金融集團得到依法處置。堅決遏制脫實向虛,加強資金穿透監管,著力整治層層嵌套、空轉套利,嚴格規范交叉金融產品,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李雲澤介紹,金融監管總局還積極助力化解房地產和地方債風險。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多措並舉穩定融資,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資金支持超1.6萬億元,租賃性住房貸款年均增長52%。牽頭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貸款超過7萬億元,支持近20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有力保障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支持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指導金融機構嚴守不新增隱債的紅線,依法合規對融資平台開展債務重組和置換,助力地方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