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 | 扎根上海二十載,甘當品牌背后的品牌


點擊播報本文,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20年前,一家上海的“小作坊”,從代工一塊手機主板開始,如今已成為覆蓋幾乎所有電子品牌的廠商,為全球科技品牌客戶提供從產品研發到運營制造的端到端服務。其智能終端年發貨量超2億部,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是發生在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身上的真實故事。9月10日,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組走進華勤技術位於上海的技術總部,看這家“品牌背后的品牌”,與上海的成長故事。
華勤用主板零件拼出的上海陸家嘴地標畫。王崟欣攝
展廳內,掃地機器人、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能想到的電子產品終端,幾乎都有華勤的影子。“除了品牌,都是我們做的。”華勤技術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創業之初,華勤技術就選擇了一條艱苦奮斗的技術創新之路。2005年,四位創始人帶著十幾人團隊在上海起步,業務一筆筆談,技術一個個啃,產品一個個增加。從OEM到ODM,再到如今覆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數據中心三大成熟支柱的“3+N+3”生態:一個覆蓋全產業鏈的智能產品體系初具形態。
“上海的全球人才與技術優勢,正是我們扎根的初衷。”華勤技術公共事務部負責人說,如今這座城市保持著全球領先的發展勢頭,疊加供地優惠、人才補貼等政策紅利,讓企業發展更安全、更放心。
華勤智能工廠。王崟欣攝
如今的華勤技術產能提升顯著,年產能超2億台智能終端產品。“質量是我們的生命線,華勤HQ的縮寫被外國客戶形象地稱為High Quality,這是對我們的認可,也是對中國技術的認可。”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玉桃說。
展廳裡,一幅陸家嘴地標畫格外顯眼。這是華勤用100多台手機、筆記本電腦主板零件拆解拼接而成的。“這是屬於我們工科生的浪漫,訴說著我們對上海的情緣。”李玉桃說,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們更加堅定地選擇上海,上海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溫度。每年,華勤都會招一批留學生,而留學生的工作簽時間一般比較長,簽不了合同。一次,浦東新區出入境管理局上門服務,簽証快速通道,讓我們的新鮮血液快速進入工作崗位。
立足上海,華勤的全球版圖也越來越大,已在國內擁有五大研發中心,南昌、東莞兩大國內制造基地和越南、印度、墨西哥三大海外制造基地。(王崟欣 夏悅超 錢尤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