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不僅沒有遠離,反而不約而同前來
“沒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算不上真正的國際化”


點擊播報本文,約
10月15日,在2025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現場,來自湖北光谷東智的人形機器人以流暢的雙語交流能力引發關注,嘉賓們紛紛與其互動、合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少哲 攝)
10月15日,2025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在東湖國際會議中心啟幕,這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專門面向北歐國家的經貿合作長效機制,已成功舉辦六屆。
今年,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代表和嘉賓趕來參會。“沒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算不上真正的國際化。”西班牙伊挑火腿創始人、董事長Enrique Tomá道出了眾多嘉賓的心聲。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局勢下,外資外企不僅沒有遠離中國,反而不約而同前來。在湖北匯聚的這些嘉賓中有許多新面孔,更不乏老朋友,他們講述的湖北故事,為“開放大門越開越大”提供了最生動的注腳。
瑞典丹納在漢成功“反向出海”
在武漢黃陂,一家來自瑞典的企業帶著“湖北造”列車車鉤系統,奔赴波蘭、印度等海外市場。去年,這家企業完成車鉤新造與維修保養設備100台(套),實現2500萬元產值,其中出口佔比五分之一。
會上,丹納中國總經理李雯講述了旗下企業在湖北“反向出海”的故事。
總部位於瑞典的丹納車鉤,是一家專門研發制造列車車鉤系統的企業,2015年進入武漢市場,為地鐵提供產品和服務。借2022年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契機,丹納對武漢業務進行整合,並於2023年落戶武漢軌道交通裝備智造園,成立丹納車鉤系統技術(武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納武漢”),當年成功交付首批車鉤產品,實現車鉤系統這一軌道交通核心部件“湖北造”。
“政府部門派專人專車為員工提供生活保障。”李雯說,2023年落戶后,丹納武漢生產任務緊迫,湖北各級政府提供全方位細致的服務幫助企業迅速投入生產。
武漢公司已成為丹納全球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今年上半年,丹納武漢訂單迎來新突破,排產計劃延伸至2027年。李雯介紹,丹納武漢已發展成為具備新造車鉤、維修車鉤等全方位制造能力,並開發出“本地組裝供應全球”的數字化電鉤業務。
今年是瑞典丹納第3次參加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去年,丹納武漢組織了十余家北歐企業考察湖北,探尋合作機遇。李雯說,丹納武漢將帶動更多歐洲企業奔赴湖北,也將帶著更多“湖北造”奔赴全球。
“湖北速度”讓西班牙客商接踵而來
10月15日晚,在中歐(丹麥)創享之夜暨“樂購湖北”國際消費品專場展示活動中,伊挑火腿、巧克力、橄欖油等一批西班牙好物亮相,並上架到武商夢時代、武商MALL等商超。
伊挑火腿在全球已布局136家門店。“湖北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市場。”Enrique Tomá認為,湖北是伊挑火腿走向全中國的重要窗口,借助湖北的開放樞紐優勢,伊挑火腿將進一步拓展在中國的布局。
今年8月底,省領導率經貿湖北代表團出訪西班牙和意大利。在中國湖北—西班牙經貿合作交流會上,西班牙企業對湖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周后,西班牙經貿代表團訪問湖北,就推動雙方合作開展交流、考察。一個多月后,伊挑火腿便走進湖北商超,Enrique Tomá感受到了“湖北速度”。
此行,西班牙代表團又來了20多位新朋友,他們來自汽車、生物醫藥、可再生能源、大數據等多個領域,與湖北的優勢產業高度契合。
今年1月至7月,湖北對西班牙進出口額同比增長82.8%,雙方友好合作方興未艾。
西班牙華人跨國企業雙麗集團董事長戚麗玲介紹,雙麗集團業務涉及跨國投融資、醫療健康、精品餐飲及文化交流等,遍及西班牙、法國、波蘭、英國、瑞士等歐洲國家,一直積極推動中外交流。以往西班牙企業來中國更多是為了交流,現在越來越多的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尋找合作機遇。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戚麗玲說,將繼續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梁,帶動更多西班牙企業投資中國、優選湖北。
世界級基礎設施推動宜家全球化
“宜家有幸陪伴超10億人次中國消費者,見証他們的生活變遷。”宜家中國總裁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龐安澤介紹,在與中國消費者相伴成長、攜手同行的27年中,宜家的業務模式完成了從最初簡單“現購自運”到如今全渠道整合零售的升級。
自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宜家不僅實現了業務的快速增長,更在與中國消費者的互動中,不斷加深理解、筑牢聯結。2014年,宜家進入湖北市場,如今武漢宜家商場每年接待顧客達500萬人次。
龐安澤認為,中國的優勢不僅在於龐大的市場體量,更在於多領域領先的世界級基礎設施。這套完善的基礎設施生態,為宜家的創新實踐、合作發展與前瞻性布局提供了堅實支撐,也不斷推動宜家優化在華乃至全球的業務運行。“綠色”“創新”“品質”,正是中國北歐合作的核心關鍵詞。
在包括湖北在內的中國市場創新實踐,為宜家的全球發展持續注入活力。這些年來,無論是數字化零售、全渠道服務,還是新型消費體驗,中國都為宜家優化全球業務模式提供了寶貴思路。
這些源於中國的成功經驗,正被推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成為推動宜家全球業務發展的新動力。(記者 李朝霞 劉天縱 劉柳 張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業界:以開放姿態強化協作 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治水新篇章
-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歐陽易佳)“水利部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已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一大批河流湖泊恢復水域面積,京杭大運河、永定河、西遼河等在斷流多年后實現全線貫通、全線有水,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副司長(正司級)鐘勇在近日舉辦的第三屆江河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水利部願與各方一道,持續深化交流互鑒,積極貢獻中國江河治理方案,不斷提升江河治理的科學性、系統性與有效性,共同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治水新篇章。…
-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發布15項消費民生類消費品標准
-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孫博洋)在10月14日第56個世界標准日來臨之際,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在京啟動“煥新升級 護航消費”消費品標准提升行動,並集中發布15項緊扣消費熱點、關乎民生安全的消費品標准。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標准覆蓋電子電器安全、智能家居性能、二手商品鑒定、電動摩托車質量安全、食品檢測等多個重要領域,包括《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電子電器》《電烤火箱安全技術規范》《掃地機器人 通過嵌入式基站使用的機器人的特殊要求》《電冰箱及冷櫃茶葉保鮮功能的要求和評價規范》《二手箱包鑒定通用技術規范》《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等,這些標准有的直面消費安全痛點,有的關注產品性能提升,有的服務於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旨在通過高標准來提升我國消費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引領行業升級、推動產業發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