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繪晶新技術讓材料“按需”生長
2025年10月16日09:07 | 來源:科技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張佳欣)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團隊開發了一種“繪制”晶體的新方法。這種全新的激光繪晶技術,可在指定時間和位置“按需”生成晶體,為太陽能電池、LED照明及醫學成像等領域提供更精准的材料制造手段。這一突破性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ACS納米》雜志。
晶體幾乎無處不在,從電視屏幕、煙霧報警器到超聲波設備和聲吶系統,它們獨特的光學和電學特性支撐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但在傳統的生長方法中,晶體往往在隨機時間和位置生成,難以保証質量與一致性,這一不確定性長期制約著高性能器件的制造。
為解決這一難題,團隊借助超快激光技術,首次實現了在納米尺度上“繪制”晶體。他們選擇在實驗中生成鹵化鉛鈣鈦礦晶體,這是一類在LED、太陽能電池及醫學成像中具有重要應用的材料。
與以往復雜的晶體生長步驟不同,團隊沒有使用種子晶體作為晶體生長模板,而是將激光瞄准一個微小而閃亮的目標,即直徑不到人類頭發千分之一的金納米顆粒。當單束激光脈沖照射金納米顆粒表面時,會產生瞬時加熱,這種相互作用誘導了晶體的生長。利用高速顯微技術,他們甚至能夠實時觀察這一過程的發生。
激光繪晶方法類似於用激光在金屬或木材上雕刻圖案,不僅能提升晶體制造的可控性,也為能源、電子和量子技術等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同時,也幫助化學家進一步理解晶體形成這一長期難解的過程。
通過這種方法,團隊可以讓晶體在精確的時間和位置生長。他們能坐在顯微鏡前親眼觀看晶體誕生的第一瞬間,並能控制它的成長方向。接下來,他們計劃進一步使用多種顏色的激光“繪制”更加復雜的晶體圖案,並嘗試制造傳統工藝無法實現的新型材料。
(責編:羅知之、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業界:以開放姿態強化協作 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治水新篇章
-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歐陽易佳)“水利部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已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一大批河流湖泊恢復水域面積,京杭大運河、永定河、西遼河等在斷流多年后實現全線貫通、全線有水,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副司長(正司級)鐘勇在近日舉辦的第三屆江河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水利部願與各方一道,持續深化交流互鑒,積極貢獻中國江河治理方案,不斷提升江河治理的科學性、系統性與有效性,共同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治水新篇章。…
-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發布15項消費民生類消費品標准
-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孫博洋)在10月14日第56個世界標准日來臨之際,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在京啟動“煥新升級 護航消費”消費品標准提升行動,並集中發布15項緊扣消費熱點、關乎民生安全的消費品標准。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標准覆蓋電子電器安全、智能家居性能、二手商品鑒定、電動摩托車質量安全、食品檢測等多個重要領域,包括《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電子電器》《電烤火箱安全技術規范》《掃地機器人 通過嵌入式基站使用的機器人的特殊要求》《電冰箱及冷櫃茶葉保鮮功能的要求和評價規范》《二手箱包鑒定通用技術規范》《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等,這些標准有的直面消費安全痛點,有的關注產品性能提升,有的服務於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旨在通過高標准來提升我國消費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引領行業升級、推動產業發展。…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