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第十二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大會舉行

2025年10月18日15:52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孫博洋)16日∼17日第十二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大會暨全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疆)大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舉行。

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朱新介紹,全疆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深化風險防控,針對高風險業態創新監管制度,開展生產領域食品添加劑“雙減”行動,被市場監管總局納入創新試點﹔針對特色乳制品生產企業推行“兩檢兩公開”制度,放行特色乳制品全部合格﹔實施罐車運輸食品“三專三管三登記”制度,保障散裝液態食品裝卸交付安全﹔出台校園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實行監管干部“實名制”包聯校園餐飲經營主體,創新設立“學生監督崗”,讓校園食品安全真正“看得見、管得住、吃得放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朱長學表示,本次大會聚焦“落實食安兩責、強化食安監管、優化營商環境”三大關鍵,聚焦如何通過升級監管方式和手段、運用智慧監管、信用監管來扎實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市場監管總局原副局長馬正其就食品安全監管和食品產業發展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重大意義,繼續壓實食品安全政治任務﹔二是要轉變工作思路改善營商環境,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要重視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合理利用媒體平台重要作用﹔四是要創新互學互鑒方式方法,做好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雙向交流。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孫法軍表示,近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一手抓專項整治和監管執法、保安全守底線,一手抓綠色生產和質量管控、提品質拉高線,全國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10年穩定在97%以上,2024年邁上了98%的新台階,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証登記數量超過8.6萬個。堅持發揮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在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上的重要作用,借助大數據技術在全國建立起覆蓋7.3萬個生產基地的“三品一標”一張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表示,“信息”成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驅動食品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素,強化監管信息互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多層級的監管信息網絡,這既是實現精准監管、智慧監管,提升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能力的技術路徑,更是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構建社會共治示范安全體系基礎工程的助力,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離不開信息技術,隻有發揮其賦能化作用,才能更好地促進新質生產力的落實。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准與監測評估司二級調研員逄炯倩表示,要堅持貫徹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落實食品安全“最嚴謹的標准”要求,一是聚焦安全底線,持續構建嚴謹、系統、先進的標准體系﹔二是聚焦預防為主,不斷健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三是聚焦改革創新,以新質食品促行業高質量發展﹔四是聚焦營養提升,實施國民營養計劃和合理膳食行動,增進人民群眾營養健康獲得感。

(責編:王連香、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