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我家的“十四五”

財米油鹽丨在家門口,來一場15分鐘極限挑戰

2025年10月19日09:38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五年間,千家萬戶的煙火平常折射出國家宏觀政策的落地成效,成為發展答卷最客觀的見証。

近日,人民網“財米油鹽”欄目推出“我家的‘十四五’”系列Vlog,帶你在一蔬一飯、一針一線裡,感受我們生活的新變化。 

從寄快遞、買日用品,到選水果、打印資料、買藥,完成這5項任務需要多久?在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街道,記者實地進行了一場“計時挑戰”——結果僅用了不到一刻鐘。

這樣的便利並非個例。近年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正逐漸成為許多城市社區的“標配”。社區居民在步行15分鐘范圍內,就能實現日常生活基本消費與品質消費。

自2021年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啟動以來,遵循“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各地以“一圈一策”優化社區設施布局,推動便民服務網絡不斷織密。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210個試點地區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個,涉及養老、家政、餐飲、零售等商業網點150.3萬個,服務居民1.29億人。

在服務功能持續完善的同時,我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推動社區“硬環境”和“軟服務”雙提升。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全國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0萬個,已增設養老、托育、助餐、便民市場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7.96萬個,增設停車位400萬個,新增文化休閑、體育健身場地3200多萬平方米。

更值得期待的是,“進階版”便民生活圈正加快落地。9月下旬,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力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的通知》,通過20項具體任務,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推動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

根據規劃,到2030年,全國將確定10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城市﹔打造500條“銀發金街”、500個“童趣樂園”﹔推動一批基礎型、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轉變為品質型,居民滿意度達到90%以上,商業網點連鎖化率達到30%以上。

從柴米油鹽到精神家園,從方寸社區到廣闊城鄉,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便利“入圈”,幸福“出圈”,標記出一個個兼具效率和品質的美好坐標。

總策劃:孫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謝婷

監制:呂騫

策劃:申佳平 李佳

文字:方經綸

攝像:馬天翼

剪輯:張培揚

設計:林珊珊

包裝:趙晨

相關鏈接:

財米油鹽丨每年10億噸生鮮是怎麼吃光的?記者開“箱”找答案

專題:《財米油鹽》——你的財經寶典

(責編:方經綸、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