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宏觀經濟呈現新亮點 產業經濟發展向好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夏曉倫)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0150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
《2025年前三季度宏觀政策“三策合一”研究報告》認為,我國宏觀經濟總體運行穩中有進:一方面,前三季度實際經濟增速與潛在增速基本一致,產出缺口約為零,相較於2024年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繼續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彥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季度宏觀經濟呈現出不少新亮點。
一是工業企業利潤狀況出現積極改善,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9%,扭轉了上半年利潤總額同比下降的情況,其中私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3%,增速領先於國有控股與外資企業﹔二是核心CPI在三季度持續回升,前三季度同比漲幅為0.6%,漲幅比上半年提升0.2個百分點﹔三是人民幣匯率上升趨勢有所強化,反映出人民幣對外資吸引力的增強﹔四是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顯著高於GDP與工業增加值增速,反映出新動能的較強增長勢頭。
同時,我國產業經濟韌性較強、發展向好。就工業而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保持了2023年以來的回升態勢。2025年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為6.2%,分別比2023年和2024年高出1.6個和0.4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和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9.7%和9.6%,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5和3.4個百分點,增勢較好。
就服務業而言,同樣實現了較快增長,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向好。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2024年高出0.4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達到了11.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速也達到了9.2%。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持續位於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
陳彥斌表示,根據宏觀政策“三策合一”理論,應該秉持系統觀念和跨周期視角看待宏觀政策空間的變化。
在增長政策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小亮表示,當前和未來的較長一段時間,我國增長政策的核心是加大創新和研發投入,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國增長政策不斷發力,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下一步,實施增長政策過程中要著重注意兩方面。
第一,進一步提升基礎性研發投入佔比。在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增長政策要重點加強基礎研究投入,為顛覆式創新和突破式創新提供更扎實的基礎。
第二,需要加強穩定政策、結構政策與增長政策的協調配合,更好地應對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可能對就業和經濟結構帶來的影響,打消增長政策的后顧之憂,加快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結構政策方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哲希表示,為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中央實施了多方面重要舉措。一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著力優化總供給,更好適應總需求變化。二是以需求側管理為抓手,著力擴大總需求,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相輔相成。三是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各部門協同發力、多措並舉,致力於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動態平衡,並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