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業態 業界探索體育消費新場景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夏曉倫)攀岩牆上,青少年們系著安全繩奮力向上攀爬,加油聲此起彼伏﹔隔壁VR體驗區裡,市民正通過仿真設備學習災害避險技巧,在沉浸式互動中掌握自救知識……如今,融合探險、科普與娛樂的多元業態,印証了體育消費新業態的蓬勃發展。
政策東風為體育消費新場景培育提供了堅實支撐。《關於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7萬億元,並鼓勵打造沉浸式體育消費場景、推動體育與多業態融合。
當前,體育消費市場的核心需求正在發生變化,隨著生活水平提升,群眾已從“看體育”轉向“玩體育”,對高品質、多元化的體育體驗需求日益旺盛,單一運動場景早已難以滿足消費升級訴求。
在政策指引下,體育產業正加速突破傳統邊界,形成多領域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數字技術成為場景創新的重要引擎,從服貿會上備受關注的虛擬現實體育設備,到能實現運動數據分析的智能系統,“體育+科技”的融合模式不斷催生新商機。與此同時,“體育+科普”“體育+文旅”等跨界形態持續涌現,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以近日開業的恆探界綜合體驗中心為例,這個佔地4.3萬平方米的綜合體,以“探險+科普+娛樂”為核心,構建起“消費-教育-產業”的閉環生態。12米攀冰牆、飛拉達懸空橋等設施填補了室內高端探險業態空白,虫世界科普館通過千余種標本展陳實現自然教育普及,VR安全實訓基地則讓應急知識學習更具實效。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作為國企轉型項目,既響應了擴大體育供給的政策要求,也通過“運動+文化+趣味”的活動設計,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群眾可得的消費實惠。
從蘇超聯賽帶動的全域消費,到恆探界的新業態探索,體育消費新場景的價值不斷凸顯。未來,隨著公共資源向體育活動進一步開放、數字化賦能持續深化,更多融合業態將加速涌現,激活萬億級體育消費市場。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