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罗知之)央行19日通过其官方微博宣布,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1100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央行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同时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中期借贷便利(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能同时满足稳定利率的要求又不直接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
央行逆回购加码 释放流动性
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有9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二和周四分别为500亿元和400亿元。据此计算,央行18日在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700亿元,为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大规模单日净投放。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表示,外汇占款持续流出叠加央行干预汇市,导致短端流动性偏紧,大行融出意愿减弱。央行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压低短期资金利率意图明显。
短期流动性趋紧与外汇占款的收缩有关。央行上周五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央行和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外汇占款7月份均创历史最大降幅,其中,央行7月末人民币外汇占款26.4万亿元,环比减少3080亿元;金融机构7月末人民币外汇占款28.9万亿元,环比下降2491亿元。
法巴银行驻北京的经济学家荣静表示,央行进行MLF操作或旨在补充汇市干预之举消耗的流动性。若外汇储备持续大幅下降,则可能导致再度降准。荣静认为,未来三年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入,因此若存款准备金率降至8%-10%也不会意外。
逆回购加MLF能否取代降准?
李奇霖认为,从央行的动作来看,逆回购加MLF只能提高0.2%左右的超储,这种支持力度肯定不够。如果MLF有用,19日应该能看到资金利率下行,但遗憾的是,加权平均的7天质押回购利率2.5332%,较18日有所上升。”
从期限看,MLF期限是6个月,逆回购是7天,考虑到外汇占款流出的是长期限流动性,无论哪一种货币投放模式都无法替代降准。
“央行不降准可能是考虑到汇率端的压力,担心降准之后引发更强的贬值预期,不过考虑到有3.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作为后盾,只要居民部门预期不逆转,汇率风险还是能够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等汇率端稍现稳定后,应该能看到降准的出现,幅度约为100个基点,时点预计在9月上旬。” 李奇霖说。
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也认为,降准只是时间问题。预计三季度会有一次降准,至少5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