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时候开始,GE就进入人们的生活。GE是一家怎样的企业?GE中国有着怎样的经营策略?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外资企业在华看到更多机会还是更多挑战?请看本期《财经1+1》对话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大中华区总裁段小缨。
段小缨,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6年加入GE,2014年7月,段小缨出任GE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她是GE中国第一个来自本土的首席执行官,也是GE中国第一个女性CEO。同时,段小缨继续兼任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之职。
加速本土化是GE中国战略
当下中国正经历新一轮的市场变革,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对于跨国企业来讲机遇和挑战并存。GE在中国的策略也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地变化,要做到立足中国和服务中国。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GE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就是加速本土化。
GE布局工业互联网 看准中国市场潜力
目前中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科技医疗等领域的需求还需要不断释放。主要体现在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变革过程当中,很大一部分需求还是在于基础建设,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是会加速;中国是个多煤少气的国家,未来对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会大大增长;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一亿八千万,对于整个医疗的需求,以及医疗体系在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的需求将会可持续。
中国能源面临三方面挑战
中国面临的能源挑战,第一是多煤少气的资源问题,如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非石化能源;第二是政府要扮演的角色,如何从政策上真正能够去释放一些利好的,使得企业或者消费者去主动积极地应用清洁能源;第三是经济性,比如天然气进口,短期需要政府一些政策的扶持,但是长远的还是需要推动消费者养成环保意识。
GE医疗既服务高端也拓展基层
虽然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已经有很大变化,但中国医疗当今最大的一个挑战还是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在老龄化不断加速的情况下,中国很多医疗资源还是滞后的。GE医疗的目标是在服务好高端医疗客户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基层医疗的市场。
与中国合作伙伴求同存异
两个公司完全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语言的人一起合作,肯定会有一些磨合的过程,关键是自己心态定位,好的合作一定是合作共赢的。首先要了解双方有没有共同的目标,能否共同完成一件事,然后要有长远的打算。其次相当重要的是沟通,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双方能本着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求同存异,而不是说只是提出问题、提出矛盾。
“情定”GE 自己非常幸运
自己的职场发展赶上整个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回国就是必然选择。从职场角度来看,GE作为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之一,也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并且企业十分注重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自己非常荣幸选择了GE。
GE中国创新中心在成都、西安相继落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将客户更早融入GE研发的流程中。
GE推出全球首只全向LED灯泡。
GE荣誉赞助2008北京奥运会。
GE成功研发第一台高精磁共振成像仪。

《财经1+1》是人民网出品的一档高端人物访谈节目。主要访谈嘉宾为政府决策者、企业高层管理者、著名经济学家等。节目以人物访谈为核心、以财经热点为主线,探寻决策背后,解读商业智慧,感受嘉宾人物的睿智思想与人格魅力。
出 品 人 廖 玒
总 制 片 罗 华 唐维红
制 片 人 徐 辉 雷阳 谭树森 游海滨
撰 稿 周素雅
编 辑 周素雅 王子侯
主 持 许 博
摄 像 赵 峥
制 作 唐 婕
包 装 李智勇
设 计 张文婷 陈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