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属国企市场化选聘激起“鲶鱼效应”
7月初,一则深圳7家国企面向全球市场化选聘11名高管的消息刷爆朋友圈。
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市属国企的质量效益已位居全国前列,预计到2022年,深圳市属国企总资产将达到4.5万亿元。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一“第一资源”。
市场化,可以说是这份深圳国企“揽才令”最热辣的词,除了采用市场化选聘的方式,这11名高管将实行市场化薪酬机制,实现“能者多得”。
深圳市人才集团是今年首批参与市场化选聘高管的国企之一,一下子拿出了“一正三副”的经营班子高管职位公开招聘。“社会反响非常热烈,深圳国企非常有吸引力。”市人才集团董事长幸辉说,下一步,还计划拿出集团5~6家骨干企业的“一把手”职位进行市场化招聘,“希望市场化选聘产生的‘鲶鱼效应’真正能够激发起集团人才队伍的活力。”
深圳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化选聘国企高管之后,现行的国资监管、考核、聘用等运行机制,或将迎来市场化的重大突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深圳国企的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水平,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除了通过市场化选聘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深圳在国企人才队伍建设上,始终坚持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去年,深圳围绕创新型企业家培养提出了“三个一百”计划,通过海外对标访学、双向交流挂职、机关挂职锻炼等措施,助力企业家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素养,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人才引进与培养,就像‘空降兵’与‘地方军’的关系。”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市场化选聘拿出了副总经理一职,公司董事长韩德宏谈及人才引进与培养时,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环境,也是深圳市属国企孜孜不倦探索创新的领域。
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在前线识别和使用人才。对外派异地或承担重大专项任务者给予政策倾斜,选拔干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具有外派异地工作经历、参与新冠肺炎疫情一线防控工作人员。公司董事长李文雄说,对这类人才,在薪酬分配、考核奖励方面均予以倾斜。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深圳市国资委共有直接监管企业32家,控股上市公司30家,全系统就业人员24.5万人。而且预计到2022年,将打造一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力争形成1~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6~7家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2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优势企业集团。可以预见的是,这将为人才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干事创业平台和机遇。(记者 杨丽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