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致敬40年】金蝶徐少春—企业家背后的企业家

曹仰锋:徐少春与中国管理模式的十年

2018年12月19日11:11 |
小字号

探索中国管理模式,似乎并不符合一家软件公司的业务定位,即使在今天,仍有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徐少春如此热衷于探索中国管理模式。对于徐少春而言,支持探索中国管理模式,是一种机缘,也是一种责任。

徐少春第一次对外阐述他对中国管理模式的理解,要追溯到2004年。那一次,徐少春应邀参加中国企业家年会,他发表了题为“中国企业有个性才能发展”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道:

简单借鉴和学习或者模仿国外所谓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忽视中国企业特有的文化,这是一个潜藏的危险。从与中国企业的多年接触来看,我想中国企业最缺的是出色的运作和科学的管理。基本的管理思想在中国企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所以只有练好管理的内功才能生存发展,把内功练到极致就会形成个性。

虽然并非管理学科班出身,早年也更相信西方管理,但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和自身的学习,徐少春渐渐对本土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意识到中国企业需要中国管理模式。2006年,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他发表了题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的演讲,结合自身的观察和研究,他指出: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大型集团公司,不仅是招商局,比如万科、上海港、蒙牛集团、复星集团等这些中国的集团企业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集团管控模式,这些模式将可以为更多的中国集团企业所借鉴......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的管理实践。这个世界是平的,照搬外国人的管理模式难以搞好中国企业,中国需要管理创新,中国企业需要拥有自己的管理模式。

在当年金蝶公司内部的战略工作报告中,他再次向管理团队强调,照搬外国的管理模式难以搞好中国企业,中国需要管理创新,而金蝶需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中国管理模式。( 作者曹仰锋,系博士、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院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李楠桦、仝宗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