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保险频道

揭秘京城特大车险诈骗案 险企理赔内控亮红灯

2013年10月23日09:10    来源:北京商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京城特大车险诈骗案启示录

  涉案金额超百万,行骗得逞40余次,北京最大的车险诈骗公诉案历经一年多的反复侦查、证据审查,近日已两次开庭审理,涉案人员包括汽修厂人员、车主、保险公司理赔定损人员等40人。尽管这一团伙诈骗案尚未宣判,但公诉机构的指控和事实陈述足以为保险业、汽修厂、车主等多方敲响警钟。

  案件回顾

  2011年11月的一天,接到某保险公司报案后,北京市海淀区经侦大队介入北京长达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的车险理赔调查,揪出了以该汽修厂经理刘勇为首的特大车险诈骗团伙。

  在北京保监局的大力配合下,海淀区经侦大队从在京30余家财险公司调取事故照片,进行事故现场复勘,历时100多天,最终摸清诈骗团伙以汽修厂为掩护,与部分车主及个别保险人员相互勾结,通过故意制造事故或扩大损失等手段来制造保险诈骗案,骗取巨额保险金。2012年这一团伙成员被分批抓获逮捕或取保候审。2013年10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骗保核心

  汽修厂多行不义必自毙

  在这一被公诉的特大车险诈骗案被告人中汽修厂占据10个席位,而且在每一起假车险事故中分工明确,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策划者,有驾车制造事故者,有报案者,还有办理理赔者。在整个汽修厂的被告人中,有犯罪前科者不在少数。被告人都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在假案真赔过程中利用保险公司的疏忽或漏洞很容易就得逞。

  在一连串的骗保案件中,制造单方事故或双方事故,通过伪造事故现场一次又一次骗取保险金,有时还私刻公章伪造交通事故判决书,或通过伪造假身份证来冒名顶替车主领取理赔金。

  尽管被告人在被公诉时互相推诿责任甚至当庭对此前供诉进行翻供,10位辩护律师都在为被告人进行罪轻辩护,多位律师还辩护该团伙诈骗案为单位作案,并非个人犯罪。刘勇也辩称,所得的非法收入并没有据为己有,全部用于公司的各项开支。不过,所有的辩解都难以否定诈骗事实,汽修厂及相关人员对诈骗行径无法推卸责任,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待该汽修厂和相关被告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介绍,在各类车险诈骗案中,若汽修厂或4S店是案件核心,就需要保险公司寻找合作伙伴、查勘理赔案件时慎之又慎。为了规范车险市场秩序,保险监管部门正在加速整治车险中介市场,通过提高资本金来推动车险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方面转变,小、散、乱、差的车险中介机构将逐渐退出。

  参与诈骗

  车主维权不成反被诉

  在特大车险诈骗公诉案中,投保的车主占比超五成,达到24人。在众多有被保险车主参与的骗保案中,起初很可能是因酒驾出险担心受罚,或为了不花钱进行维修保养,因此主动找到长达汽修厂,最终却因参与诈骗而惹火上身。

  有的被保险车主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据介绍,长达汽修厂除了厂内伪造假事故骗保外,还诱骗部分车主寻找新的赚钱门路,因此打出“代办汽车保险,修车返利”招揽生意,最后再进行分赃。

  法律在加大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将对试图通过非法渠道获利者加以制裁。车主张女士在此次庭审调查期间供诉,2010年曾开车出现两次事故,在车辆送到长达汽修厂保养期间发生了被撞事故。依其所言,本来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维权索赔,但最后却伙同汽修厂人员再次制造了一起假案真撞事件,向保险公司骗取了16765元,2011年1月16日再次合伙伪造交通事故骗取另一保险公司43772元,最终张女士难逃其责,被检察机构提起公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公审案件中,长达汽修厂还被现场查扣假身份证60余张,这意味着不少车主在不知情时被办过车辆理赔。刘勇在接受审判长质问时就表明,担心一些车主不情愿而背地里进行了理赔操作。因此,车主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有必要经常登录相关的车险信息平台查看理赔记录,防范冒名理赔事件发生。

  内鬼助阵

  险企理赔内控亮红灯

  一个汽修厂,同一团伙接连作案,却屡屡得逞。这不得不让人疑惑,保险公司办理查勘理赔的工作人员都专业有素,经过培训、考试而上岗,身经百战每天奔赴在车辆出险现场,却为何会让骗保案不断上演,骗保金额由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作案的频率越来越高。

  从公诉机构提供的一位被告人供诉来看,长达汽修厂几乎每天都有假案件发生。从起诉书中的具体案件就可获知,在2010年7月半个月内刘勇等人就作案3起,其中7日和8日连续作案骗取人保财险和太保财险共计66912元,2012年仅3月就作案10起,从人保、太保、平安、天平、利宝等多家保险公司骗取理赔金24万元。除了汽修厂精心策划、车主以假乱真外,内鬼助阵也让保险公司掉以轻心。

  在公诉书中,指控多位保险公司车险理赔定损员参与诈骗,同时还有保险公司业务员在行骗过程中牵线搭桥,非法赚取中介费。在2010年12月-2011年11月,一位车险理赔定损员收到礼物,为长达汽修厂的假事故虚高定损,从自己任职的保险公司骗取1.9万余元。

  保险公司作为控制风险的机构,却在道德风险面前屡屡受挫,尤其面对跨地区诈骗案更加困难重重。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理赔时限不断缩短,保险公司如何进一步制定细密的理赔流程,堵截假赔漏洞,成为全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一位保险专家认为,在防范车险诈骗方面,车险信息平台未来将发挥较大作用,各保险公司将理赔信息上传行业平台,对可疑理赔车辆、车主、4S店、汽修厂进行监测,将有效堵截骗保漏洞。(崔启斌 陈婷婷)

(责编:张文婷、刘阳)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