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再過6天就是母親節。徐州鄭集鎮付沃村85歲的老人金趙氏,終於搬離陰暗骯臟的垃圾池,被三兒子金安(化名)“接”回家。負責這起由家庭糾紛引發贍養問題案件的徐州銅山區鄭集人民法庭執行法官陳魏,幾個月來懸在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
金趙氏本來和二兒子生活,但隨著二兒子2013年3月因車禍去世,老人再無人照料。2013年6月,法院判三兒子和二兒媳兩家,以一個月為節點輪流給老人提供住所。然而,住著二層小樓的三兒子卻拒絕將老母親接回家,理由是婆媳關系無法相處,金趙氏隻能搬到村中的垃圾池裡。
今年3月,法官陳魏得知此事,先后18次進村協調。到了5月5日,陳魏發現老人又被趕出家門,便拉著三兒子來到垃圾池,“我今天也不強制執行,我就要你今天陪我坐在垃圾池裡,你什麼時候想通了,我們什麼時候離開。”
看著法官鑽進垃圾池,三兒子趕忙去拉陳魏,陳魏一臉嚴肅地回絕,“你進來感受一下你老母親住在什麼地方,我陪你。”說完,順手把三兒子拉進垃圾池。
經過1個多小時的談心,三兒子終於妥協,攙著老母親的手向家中走去。
雖然“新家”只是由盛放糧食的房子改造而成,窗戶已經全部損壞,所謂的床也只是由幾塊爛木頭拼成。但金趙氏仍然感動不已。老人緊緊抓著陳魏的手,似乎害怕法官一走,自己的安身之所又沒了。
嘆息
50米,卻那麼長 她為何進不了家門
這起普通人看來“大快人心”的現場“判決”,實際上是法官陳魏奔波協調18次的無奈和糾結。
按理說,陳魏可以強制拘留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三兒子,但考慮到他有心臟病,而且拘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於是,他找到了揚子晚報記者,希望曝光這樣的不孝子。
法院有判決,兒子就是不贍養
5月5日下午,當徐州銅山區鄭集人民法庭的執行法官陳魏再次路過轄區路邊的一處水泥垃圾池時,發現金趙氏老人正窩在裡面發呆——這已經是陳魏第18次專程來協調老人被遺棄一事了。不出意料,老人又被三兒子趕出了家門。
事情要從2013年3月說起,金趙氏老人有3個兒子和8個孫子孫女,中年喪夫的她跟隨二兒子金瑤(化名)生活。2013年3月,一場車禍奪去了二兒子的生命。因兄弟間積怨甚深,老人不僅生活無著,而且連棲身之地都沒了。
法官陳魏回憶,2013年6月,在別人的幫助下,金趙氏一紙訴狀將大兒子、三兒子、二兒媳告上法庭,要求履行贍養義務。由於二兒媳與三兒子分種老人耕地,雙方在銅山法院達成調解協議,兩家以一個月為節點輪流給老人提供住所,3名被告每年還須給趙金氏水稻、小麥各100斤,另每月再支付生活費80元。
雖然判決生效,但三兒子拒絕將老母親接回家中。今年3月底陳魏得知,本該住在三兒子金安家的金趙氏被趕出門,搬到村中的垃圾池裡,陳魏苦口婆心地說服二兒媳婦收納老人。轉眼又到了三兒子金安提供住所的5月份,這次老人依舊無法進門。
村民送食物反被兒媳罵
陳魏是徐州銅山區十佳政法干警、江蘇省法院人民滿意法官,曾被江蘇省高院記個人二等功。
不過,三兒子不養母親這件事,卻讓他犯了難——按說自己可以對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老三採取強制拘留的手段,但老三有心臟病,而且拘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陳魏找到揚子晚報記者,希望曝光“不孝老賴”。
5月5日下午,揚子晚報記者趕到徐州銅山區鄭集鎮付沃村,見到了蜷縮在垃圾池裡的老人。這個水泥垃圾池,面積在3平方米左右,老人用塑料布蓋住垃圾池防水,自己從下面的洞鑽進鑽出。被扔在地上的饅頭,就是老人的晚餐。
垃圾池裡鋪著破爛不堪的棉被,完全不通風,走進就能聞到異味。看見有人來看自己,老人似乎明白了一切,頓時委屈地哭出聲來。
圍觀的村民說,他們冬天就發現金趙氏在垃圾池裡生活,有人看她可憐就給了些舊棉被,還有人送來食物,但被三兒媳發現后卻遭到咒罵。
兒子:婆媳處不好才趕走母親
垃圾池50米開外,就是三兒子的住處。天色已經漸漸發黑,陳魏去敲三兒子的門。
三兒子的家是幢兩層小樓,客廳就有二三十平方米,裝修得也不錯。可是這裡,卻容不下一個八旬的老人。
在被問及為何又將老母親趕到垃圾池時,三兒子的回答是:老母親和自己媳婦搞不好關系,總是冤枉媳婦偷東西,為了顧自己的小家,隻能不讓母親回家。
![]() | ![]()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