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1日,河南省鄭州市,“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可您知道麼,咱鄭州也有個“獅子林”?裡面的石獅子自漢代到明清,或高大威猛,或吐舌賣萌。據悉,該園是目前我國石獅雕刻藝術品中規模最大、存量最多、年代延續最久的石獅園,而這些石獅全是一個人的收藏。
發現:紀信廟深處,藏著“千獅園”
漢忠列侯紀信廟位於惠濟區古滎鎮紀公廟村,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5月18日,記者走進紀信廟,紅色外牆上挂著“鄭州漢石雕博物館”的牌子。繞過大殿向南,穿過石頭小路,再經過破舊石門,滿園千姿百態的石獅子讓人眼前一亮。
它們造型各異,絕少雷同,石獅多成雙成對。鄭州市漢石雕博物館副館長王智敏介紹,石獅是在中國傳統建筑常用的裝飾物,宮殿、寺廟、橋梁、府邸、陵墓……它們被視為吉祥之物。“這都是館長劉正義的個人收藏,有1000多頭,但場地有限,隻展出了260多頭”。
王智敏介紹,園子正中央矗立的“唐獅”是“鎮園之寶”。產自唐代,約有1噸重,在國內現存石雕中較稀缺。最難得的是它造型獨特,似獅像虎,品相相當不錯。
“燈座獅”扁平的腦袋,很會“賣萌”。“大概是古代大戶人家擺放路燈用的。”王智敏介紹。
心血:10多年變賣家當收集、修復石獅
業界稱劉正義為“中原古代民間石雕的守護者”,和石獅結緣是在2000年的一天,“回老家新鄭,偶然看到農村很多地方扔有門墩、拴馬樁等古代石雕,被它們精湛的雕刻、美好的寓意震撼。但隨著明清民居的破敗翻建,這些石雕也開始消失”。
為此,10多年來,他賣掉家傳和收藏的近千幅古今名人字畫、瓷器、玉器等,集全家族之力,收集保護和修復了1000多件石雕藝術品。
十幾年來,隻要有機會、隻要有一點線索,劉正義就不遺余力去尋找。走遍省內和山西、陝西、山東、湖北、湖南、北京等地,行程近10萬公裡。
希望:捐出千頭石獅,建民間石雕博物館
劉正義有一個心願:在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下,建成一座民間石雕博物館——鄭州市華夏石雕博物院。
“古代石雕藝術,是能看得到、摸得著的一段歷史。”劉正義說,僅憑他一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其實,從保護的角度來說,這些石獅應該在室內展出,風吹日晒,季節變換,會讓它們產生裂紋、風化等情況,但因為經濟力量有限,我已沒有能力對這些石獅進行更好地保護”。
“天下之寶要公於人,不可藏於私,石雕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財富,是一次性的,失去了便無法再生。”劉正義表示,希望相關政府部門或者企業能夠關注這些來之不易的石獅,建成鄭州市華夏石雕博物院,他願意把自己所有的石獅無償捐贈到該博物院中。
![]()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