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小微企业 民间资本进入 支持国家经济战略发展 监管简政放权 治理体系改革 支持“三农” 普惠金融 风险防范化解……
 
今年以来,银监会简政放权工作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清减审批项目、完善相关法规、强化事中事后管理三个方面。明年银监会将积极贯彻国务院简政放权精神,持续清减不必要审批项目、推进监管职能转变、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充分激发金融体系和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优化金融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引领发展转型和服务实体经济。
2014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局之年。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陆续推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统筹规划,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多渠道保障资金供给,为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中国银监会明确,将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作为银行业转型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要求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好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的差异化信贷政策。在监管层的引导下,各行积极调整信贷政策,疏堵结合,在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信贷增量的同时,将信贷资源更多转向节能减排等绿色信贷领域。
日前,中国银监会为金融支持“三农”打出政策组合拳,接连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在“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投资渠道。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将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同时还将审慎稳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
目前,虽然国有银行网点众多,但它们并不能满足所有的金融需求,众多小微企业贷款依然不容易。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金融资源结构性短缺的局面,改善了大企业有银行支持、小企业缺乏银行支持的状况。同时,也有利于金融业自身形成更合理的竞争格局,促进差异化经营。
从2013年7月的“金十条”到2014年8月的“融十条”再到11月的“新融十条”,一年多的时间里,社会合力攻坚力度不断加大,也基本形成了一项共识,即目前融资难、融资贵并非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应摒弃“大水漫灌”模式,开启“滴灌”模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让更多有生命力的行业、企业与金融资源更好地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