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彭雳
银行理财产品尽管坐拥102%的年复合增长率,尽管财富效应的魅力彰显,终究难以掩盖负面舆论。从兑付纠纷到私售乱象,再到被银行高管诟病为“庞氏骗局”,银行理财市场在质疑声中被蒙上一层阴影。
从年初开始,一系列的整顿行动悄然展开,资金池成众矢之的。按照银监会的相关部署,今年,“资金池”模式将成为监管重点。日前,银监会下发2013年第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重拳治理理财产品乱象。有分析师认为,目前监管层对理财业务趋向于规范为主,短期或使理财产品发行增速回落。但新规实质是倒逼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而不是封杀或封堵理财业务的发展。这将在短期内对理财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长期将利好整个理财行业的健康发展。
债券产品需求会增加
法规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了界定,即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这个界定囊括了几乎所有可能成为银行变相放贷的金融市场工具。法规出台的实质目的也显而易见,即希望银行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降低银行业整体系统性风险,同时在遵循新规定的前提下转型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模式。”普益财富分析师分析指出。
显然,法规对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最大影响,在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限额管理,即: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减少该类资产的投资,实质就是倒逼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而不是封杀或封堵理财业务的发展。”理财分析师指出。
《通知》虽然对非标产品进行了限制,但客户的需求仍在,银行理财产品仍然会继续发行。“我们认为,短期内银行对标准的债券产品的需求会上升,中长期看还是会追求收益率更高的金融资产。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放开,未来非标产品会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转化为标准化产品,解决期限错配、不透明等问题,并且仍能提供高于普通债券的收益率,有望成为银行理财的新宠。另外,对于权益类资产,也可能产生一定的需求。”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如此认为。
未来理财收益趋降
随着第一季度即将结束,银行间的“揽储大战”也随之登场,高收益理财产品重现江湖。目前已有几家银行开始发行高收益率产品,更有银行为大资金客户量身定制产品。业内人士称,3月末是第一季度考核的重要节点,按照市场规律,季末银行为了招揽存款,3月末各银行加密理财产品的发行,往往会有高收益产品出现,而到了4月,产品收益率又会回落。
此次8号文中界定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就是“资金池”运作模式下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最主要投资对象,这类资产往往和债券、股票或基金等进行组合,是理财产品获得高收益的主要来源。
银行理财产品给客户的收益率通常在4%左右。在银行理财的资产组合中,绝大部分会配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上,但为了追求组合的更高收益,会配置一定的资产于非标债权资产上。超额收益部分就构成了银行的利润来源。目前配置非标债券资产主要通过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等方式实现。
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认为,“非标准债权资产”占比受限后,银行会通过做大分母即加大对债券和同业等标准债权配置来满足监管要求,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或进一步下降,但仍高于存款,其正常发行不会受到过多影响。
此外,还有股份制银行理财分析师对南方日报记者分析表示,随着银行所募集的理财资金与投资产品要“一一对应”,银行“借短贷长”的空间消失,项目投资资金成本会大幅上升,从而也将使未来银行理财收益有所下降。
产品发行速度放缓
《通知》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了界定,囊括了几乎所有可能为银行变相放贷的金融市场工具,其实质目的是希望银行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降低银行业整体系统性风险,同时在遵循新规定的前提下转型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模式。
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分析认为,在《通知》下发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可能会暂时放缓,一方面是商业银行需要过渡时间来对现有资金池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则是项目与产品投资的一一对应确实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发行难度。但从长期来看,此次《通知》对整个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和规范发展将起到更正面的作用,不会影响整个市场产品发行速度。
按照《通知》要求,“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项目需与产品一一对应”,这将导致银行理财市场各类产品风险和收益的分化。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产品风险和收益将较低,以融资类项目为投资对象的产品风险和收益将较高。此外,由于融资类项目的投资期限通常在1年以上,因此这类产品将会拉长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投资期限。
理财销售进一步规范
此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强化了对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监管规定,产品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标准的规范化有所提高。调查表明,银行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比例出现大幅下降,理财产品销售和存款捆绑的强制销售行为发生比例也由2012年的接近27%大幅降低至5.13%,但误导购买保险产品、基金等银行代销产品等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银行销售规范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事实上,不少投资者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到银行买理财产品,理财经理也说不请理财资金到底是募集投到哪里,只是跟投资者笼统地表示“过往产品都实现了预期收益”,银行信誉还是有保障的。
银监会此次在8号文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向理财产品投资人充分披露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情况,包括融资客户和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等。会要求银行明确理财业务的具体资金去向,并充分披露有关信息。
这将在短期内对理财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长期将利好整个理财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过往的理财业务或财富论坛上,不少银行已经提出未来理财产品向结构化、基金化转变的趋势,预计这一法规的出台,将促进理财业务转型加快步伐。记者 黄倩蔚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