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凭啥拿走实体经济大部分利润?--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银行凭啥拿走实体经济大部分利润?

钮文新

2012年11月06日09:11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手机看新闻

实体经济的利益被为之提供服务的银行拿走了。

上市公司2012年三季报10月31日披露完毕,统计显示,前三季度,2493家公司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为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合计净利润为1.50万亿元,同比下降2.07%。平均每股收益为0.39元。

这样的利润状况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巨大的痛苦。从宏观意义上讲,成本上涨幅度远远大过CPI上涨幅度,其结果就是:就算收入有所增加,也不抵成本上升速度,最终压缩企业利润。

在工业企业成本上升的组合当中,当然包含了借贷等财务成本的上涨。从银行业上市公司收入与净利润的占比情况看,银行拿走实体经济利润的问题已十分严重。16家银行业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合计净利润约8128亿元,同比增长约17%。16家银行占有全部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总额的半数以上。

这是重大利润结构扭曲,是与中国现实经济格局极不吻合的利益格局。为什么银行会如此强势且有如此巨大的利润?这是政策失误的后果之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实际已经“放开了贷款上限,而下限还在管制”。这就给了银行贷款向上定价的巨大空间。同时,央行收紧了银根,对商业银行贷款实施规模管制,贷款的稀缺性骤然增加。于是,利率开始大幅上涨。

一方面,银行利用贷款的稀缺性,试图“以价补量”,采用拉高利息收入的方法增加自身的收入。这当然意味着实体经济的贷款成本增加,当然意味着银行要从实体经济身上多抽血。

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业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材料需要更多的贷款。所以,实体企业实际承付了“量增价高”的贷款压力,这对企业而言当然是巨大的收入损耗、利润损耗。而这一损耗却让商业银行盆盈钵满。

这是商业银行的错吗?不是。因为它和所有企业一样,都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机构。那是谁的错误?是货币政策的错误,是用紧缩货币政策应对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我们再次强调,缺少需求的通货膨胀不是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不能用紧缩货币予以应对。否则,内需将受到严厉压制,中国经济转型不成,反而死在青黄不接(新的产业尚未形成,传统产业已经死了)之时。

当下,尽管货币政策的紧张程度有所放缓,但从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货币市场利率极其敏感地向上攀升的市场状况看,中国人民银行所给的货币条件依然偏紧。这显然不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显然还将继续加剧中国利益格局的扭曲。

有人说,紧一点的货币条件有助于经济结构转变。我看这是无知。经济结构转变是结构性问题,必须采用财政、税收等结构性政策,而货币政策是总量性政策,用总量性政策解决结构性问题属于“乱吃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政策不足,总量性政策过度。这样可以转变经济结构?要知道,当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都在高位时,新型产业的投资同样会受到严重抑制。最后,由于主动性投资缺失经济下滑,为了稳定经济、稳定社会,政府还得在“铁公基”大投入,如此周而复始哪天算一站?

毫无疑问,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目前必须放宽货币条件,不要再犯“美国没完没了制造病情,中国没完没了吞服毒药——恶性循环”的错误。 钮文新

(责任编辑:聂丛笑、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