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11日)公布,2012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成为自2012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涨幅。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分析,正是由于各种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才使得12月CPI加快回升态势,同比上涨2.5%。
姚景源:因为12月份全国都是低温、大雪天气,蔬菜的生产、运输都遇到了困难。而且还有周期性的因素,比如由于加大了生产供给力度,所以猪肉的出栏和存栏的数量都在增加,产量的增加又导致猪肉的价格开始回落,养殖户积极性就减弱,所以这样又走到一个新的周期。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春节过后,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鲜活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会有所减弱。不过,相比短期天气因素,长期、外部因素对物价形成的压力更不可小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劳动力成本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因素,全球性地推出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包括美日欧也包括部分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政策,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可能会推动大宗初级产品价格、进口价格的上涨,也包括热钱可能再次的流入,输入性的通胀会对物价带来一定影响。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眼中,2012年末物价底部已经形成,因此,2013年货币政策将更加中性。
巴曙松:因为物价开始探底,在温和的回升,所以大幅的信贷刺激也受到约束。当然经济增长还比较温和,所以大幅收紧也不太可能,比如大家非常关注的贷款投向,2013年通常预期在8.5万亿左右,保持跟2012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温和复苏的环境类似的货币环境。(记者张棉棉)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