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我国三大主粮进口猛增原因在哪?--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人民财评:我国三大主粮进口猛增原因在哪?

臧云鹏

2013年06月17日10:58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2年中国三大主粮进口猛增。据海关总署统计,玉米进口521万吨,同比增长了197%;小麦进口369万吨,同比增长195%,超越2005年的354万吨。稻米进口231.6万吨,同比增长了305%,这也是12年来稻米进口量首次超过百万吨大关。

另据商务部出口月度统计报告及农业部数据,同期三大主粮品种出口量依次为25.7万吨、28.6万吨、27.9万吨,这说明三大品种均为净进口。如果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计算,自给率很高的中国三大主粮品种均有可能步大豆的后尘。

中国的粮食进出口政策向来以“调节余缺、调节品种、保持适量进口和出口”为宗旨,但从实际调控结果来看未达目的。以大豆为例,“缺口”越调越大,进口量从小量调到大量,从大量调到超量。中国曾经是大豆的净出口国,出口量曾经高达百万吨。但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进口量日新月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280万吨,海关总署数据则显示,当年进口大豆5838万吨,是国产大豆的4.56倍。

如何看待大豆市场的“沦陷”?我国又该如何面对外资对农业的冲击?放开粮食出口限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或是以攻为守、破解危局的良策。

简单分析数据来看,“我国大豆产量是1300万吨到1400万吨,但是需求的数量超过了7000万吨”,所以大豆“以后还必须进口”,这是典型的“缺口论”。

“缺口论”忽略了2004年国际粮商大面积参股中国压榨企业、掌控大豆采购权,并通过低价倾销的办法击垮中国豆农、导致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的历史事实。按“缺口论”进行调控,则“缺口”势必越调越大。

根据中储粮的公开说法,2012年粮食库存增加量远远超过净进口增量。这说明,中国谷物进口激增的原因不在于“缺口”而在于“价差”。

对比三大主粮2012年的价格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才导致进口量大增。2010年2月6日至2013年2月6日之间,大连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始终高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价格50-150美元/吨。中国粳稻价格从2010年4月6日至2013年2月6日始终高于以泰国大米为代表的价格,最大价差为200美元/吨。而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美国小麦到岸价格低于中国小麦批发价格,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集中进口小麦的时间。

以低价格出口粮食,一直是发达国家争取国际贸易主动权的常用手段。1985年,美国为了应对欧盟的粮食低价倾销,制定了“加强出口计划”,对农产品出口提供70多亿美元的补贴,目标就是夺回来北非的小麦市场。欧盟则针锋相对,以增加出口补贴进行对抗,上演了美国和欧盟的“降价大战”。由此引发了关税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中国的粮食进出口政策有必要放弃调节余缺的思想,而是通过价格手段参与国际竞争。 

(责编:夏晓伦、刘阳)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