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杨迪)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司长刘正均在作客人民网时表示,针对201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存在的上学远、寄宿难、学生辍学等突出问题,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刘正均称,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职责,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教育部也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纳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稳妥实施。
为全面了解和客观反映布局调整的真实情况,根据国务院部署,我们统一组织了全国1445个审计机关、7200余名审计人员,对27个省所辖的1185个县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通过调查揭示了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出现的有些上学远、寄宿难、学生辍学等问题。
刘正均介绍,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地区政策执行有偏差,把布局调整简单等同于学校的“撤并”和“减缩”,或片面追求集中办学的规模效益,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简单操作,脱离了农村学生就学需求的实际;
二是在当前主要由区县政府承担义务教育事权的体制下,一些区县的财力状况还不能与事权相匹配,影响了问题的解决。对此,审计已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针对布局调整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制定规划、强化程序执行、加强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他表示,这次审计调查反映的情况引起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和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切实纠正盲目推进“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的做法。
目前,27个省和有关县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积极整改,共完善布局调整措施40余项,恢复已撤并的农村教学点1235个,并积极整合各项资金,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