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郭颖)总部坐落在北京崇文门一幢古典传统的四合院内,同仁堂这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药企,正通过传统中药这个“敲门砖”加速走进国际市场。
“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计划在2015年实现境外开店100家。”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丁永铃说。
同仁堂在海外的发展始于1993年,至今已在海外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90家分店,遍布英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在海外建立“医药一体”的分店,建立小型博物馆,以及与海外的孔子学院合作进行中医药讲座、义诊等方式,传播中医理念和文化,增强海外顾客对中药的信赖。
“同仁堂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市场对中药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更为广泛的认可度。”丁永铃说。
同仁堂的成功是传统中药探路海外市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药出口稳步提升,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中药出口22.7亿美元,同比增加26.11%。
除了同仁堂这种老字号企业,很多中药企业也开始探索自身海外发展模式。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现代中药的国际认证,其申报的复方丹参滴丸已顺利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二期临床试验,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天士力国际营销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标认为,让中药与国际主流市场的药品标准接轨并以注册药品上市,是提升中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据戴标介绍,复方丹参滴丸在美国FDA的二期临床试验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原因是参与当地试验的医生、病人以及医药保险公司对中药不信任。为了充分证明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们将二期试验样本由规定的90例增加到120例,在这些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三期试验很顺利,他们非常有信心通过。
近年来,中国中药企业在国际主流市场注册药品的积极性日益增高,2012年3月,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地奥心血康胶囊”以治疗性药品通过荷兰药品注册,实现欧盟注册零的突破,2013年上海现代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产品扶正化瘀片通过了美国FDA二期临床试验。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认为这一趋势是中药国际化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同时指出,中药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与其在中国相当的认可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药出口不同于一般商品出口,它要受到当地医政法规的限制,每个国家都不尽相同。让中药产品逐个进军各个海外市场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很少有药企能够承受高额的药品研发及注册费用。”刘张林说。
同仁堂在将其中药产品推向海外市场时,也同样面临着身份认证的问题。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中药以药品身份出售,而在欧美等药品准入门槛较高的市场,则是以食品或食品补充剂的身份销售。
“对于主流市场的药品注册我们正在进行论证,我们认为本地化也是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在美国建厂,按美国FDA的政策和产品标准去设计我们的产品。从采购,加工,制造,全过程在美国完成,这样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丁永铃说。
为了促进中医药“走出去”,2012年4月,中国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中国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完善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基本建立起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和国际营销体系。
丁永铃认为同仁堂的国际发展能受益于这些措施。“我们希望能够在国家层面为中药企业走出去创造宽松的国际环境,只有国际环境成熟了,我们掌握足够的话语权,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问题才能解决。”丁永铃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