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王政)自去年9月起,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出现“十一连降”,国内第一个销量突破千万的中国汽车品牌——长安汽车却一直延续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1—7月,长安汽车累计销售149.72万辆,同比增长26.8%,增速高于行业18.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4.1万辆,同比增长46.8%,增速高于行业35.8个百分点。
“长安汽车保持上扬势头,关键在于处理好了创新与市场的关系。”在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看来,国内自主车企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研发实力,但只有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与市场导向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安汽车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5%投入自主品牌研发领域,而在自主轿车发展初期,这一比例更高,达到20%到30%。“十一五”期间,长安汽车累计投入120亿元,建成了涵盖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底盘试验、驱动系统等14个国际先进实验室;形成了重庆、北京、上海、意大利、日本、英国等“五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研发体系。“十二五”期间,长安将投入200亿元加强产品和研发能力建设。如今,长安已经拥有全球技术研发人员6000余人;在国际公认的研发领域292项关键技术中,长安汽车已经掌握了272项。
“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只是成功的基石,真正让研发能力高效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丰富的产品线,才是自主品牌成功的关键。”张宝林说,市场导向一直是长安企业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注重市场导向、注重消费者需求,是长安汽车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一大特色。长安汽车每年会在全国各地组织上千场市场调研,充分了解、感知消费者的需求。目前供不应求的长安两款SUV产品CS35、CS75,就是适应消费者需求开发的。而如今,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越来越紧贴消费者需求,已经成为长安未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的着力点。
自主发展离不开组织保证。在许多车企,市场和产品分属两个职能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抱怨是常有的事。而在长安,主管市场的高管同时主抓产品,让产品更贴近市场需求。在长安汽车内部,类似的组织创新不胜枚举。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1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