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欠下了厚厚的环境账。生态文明的理念虽然逐步为人所接受,在实践中,依然是一不小心就落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努力了很久,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生态问题从未被根治。一些地方处理时把握失衡,用很大的生态代价换取了经济增长。环境成本的渗入,明显削弱了经济增长的亮色。
如何兼顾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江西省在生态制度创新上,正加力突破,试图探索创新生态补偿制度和领导干部考核制度。依照横向和纵向进行资金补偿,可以下活区域联动“一盘棋”。把生态建设量化到政绩考核,也能让领导干部更有内生动力去完善生态。
用制度根植绿色的政绩观、消费观、生产观,寓经济建设于生态保护,让人对这种可复制的制度模式充满期待。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既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遵循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3日 10 版)
(责编:李卓、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