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后,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8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6.4010,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下跌704个基点,创近年来新低。人民币是否会进入明显的贬值通道?贬值是否与促进出口有关?会不会引发资本外流?针对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13日召开的吹风会上作了回应。
整个汇率形成机制会更加市场化
易纲介绍,之前的定价形成机制是每天早晨在开盘以前由十几家报价商报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中间价,报价后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中间样本剩下来的加权平均值就是每天公布的中间价。通过此次改革,报价需要参考前一天的收盘价,同时考虑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欧美市场的变化,从而使得中间价报价和当天开盘价、收盘价更加接近。“经过此次调整,整个汇率形成机制会更加市场化,一个市场化的机制更有利于长期的稳定。”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幅度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亟须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以免失衡过度累积。”张晓慧说。
“从长期看,人民币仍然是强势货币。”张晓慧表示,中国经济在全球仍然是看好的,经济运行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外汇储备充裕,财政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境外主体在贸易投资和资产配置方面对人民币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当经济中其他因素和困难积累起来的偏差得到校正后,从我国的经常项目状况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现实出发,未来人民币还会进入升值通道。”
“在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下,汇率是由市场决定的。”易纲表示,央行已退出常态干预,目的是让市场决定汇率。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它既体现了市场的弹性、市场汇率调整的灵活性,同时又在市场波动过大的时候,能对它进行有效管理,使整个市场和经济运行更加平稳。
“人民币贬值10%以促进出口”是无稽之谈
“有人认为人民币要贬值10%以促进出口,这个完全是无稽之谈。”易纲表示,中国的经济有一个非常好的基本面,货物贸易出口有3000多亿美元的顺差,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都是大幅升值的。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到现在升值了71%,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98%。从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相对一揽子汇率升值了46%,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55.7%。今年以来,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3%左右。
“我们不需要调整汇率来促进出口。”易纲表示,中国的出口不错,有这么大的顺差,这次调整基本上是在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市场化机制。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外汇储备从3.99万亿美元降到了3.65万亿美元,这3000亿美元是否是资本流出?
“总的看,中国的资本流入流出应当是平衡的。”易纲表示,去年以来,我们境内居民和企业在境内银行的美元存款大幅度增加,去年增加108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大概增加700多亿美元,这是一种藏汇于民。并且,国有、民营企业等走出去步伐很大,对外投资力度很大,加上“一带一路”建设,一些投资也用了一部分美元。
此外,一年以来,欧元和日元等其他货币兑美元都贬值很多,而我国外汇储备是一个分散化的外汇储备,有美元,也有欧元、日元,但美元是我们的报告货币,所以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在欧元、日元兑美元贬值了以后的数据。
资本项目开放逐步实现、有序实现是中国既定方针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逐步实现、有序实现是中国的既定方针。”易纲表示,1996年,中国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在过去五六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大大提高,同时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资金流动用本币、外币更方便。中国进出口收付汇货物贸易的逐笔核销等取消,服务贸易实现更加便利化。
“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日程是依照中国自己定的日程表向前稳步推进的,不是说遇到一点波动或者说遇到一点外边发生的事情就可以轻易改变的。”易纲表示,从便利贸易、便利投资、方便市场使用者角度看,确实要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丰富外汇的产品,推动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这也包括延长交易时间,引入合格的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其中的核心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就是应当尽量满足市场的需求,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
易纲强调,央行作为监管者,要维护好市场秩序,相信市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顺应市场,这样才能够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是适合现阶段中国国情和现在市场发展阶段的,也只有在平稳发展中才能使得市场主体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市场操作,使得市场适应各类投资主体,使市场效率提高,竞争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