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抱怨购买网课很“水”无法退费 知识付费消费者如何维权【2】

61.6%受访者建议知识付费平台对内容提供者设立一定的门槛
知识付费产品存在哪些问题?62.0%的受访者指出存在不正当竞争,如刷榜、刷销量、刷评论,59.2%的受访者指出知识付费产品虚假宣传,正式内容和简介或广告严重不符,53.6%的受访者认为试听等内容具有误导性,49.1%的受访者认为前后期质量参差不齐,28.8%的受访者指出购买福利中的内容无法兑现,14.4%的受访者认为存在知识侵权的问题。
“很多产品都用各种花里胡哨的广告来吸引消费者。但真正去体验就发现没有那么好。还有的虽然有试用期,不满意可以退款,但是可能前面和后面的内容水平相差非常大。”苏桥说。
解决知识付费产品维权难题,61.6%的受访者建议知识付费平台对内容提供者设立一定的门槛,56.7%的受访者认为应建立内容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机制,调解纠纷,56.1%的受访者建议知识付费平台及时审查,处理平台上存在的不良内容,40.6%的受访者希望消费者的投诉可以得到及时解决,39.6%的受访者建议设置用户评价机制,31.8%的受访者认为可提供一定时间段或内容消费段内的无条件退款,19.1%的受访者建议对消费者使用知识内容的行为进行限定,建立版权保护体系。
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孙黎卿表示,首先要看这个平台给消费者设定了怎么样的解决渠道。“消费者也可以去问一下相关的律师,分析一下你的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
“现在有挺多产品会免费给消费者试用一部分,比如试听试看一下。”苏桥认为,这样的方式不错,但效果有限,“设置试用期,可能就有前后期内容不一的问题”。
刘玉芳认为,知识付费产品的平台方应当对交易对象有一定的筛选,也要有评价和反馈渠道。另外,对于发生的交易纠纷,要有解决渠道和仲裁机制。对于消费者,消费前需要仔细思考,消费后如果发现被欺骗,应当积极维权,同时也要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反映给其他消费者。政府部门也要对知识付费平台进行监管,给消费者提供维权渠道,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孙黎卿认为,对于问答类付费知识产品,可以让这个领域的所有消费者来一起给这个回答者打分。“但是现在刷评的情况很多,也不能保证这样的方式就一定没有问题”。孙黎卿对记者说,知识付费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阅读价值的作品,这些东西的知识产权应该怎么划分,值得思考。“比如说平台将大量付费回答集结出版,那么收益是不是应该和那些回答者分享?这个分享不单是指钱,可能还会有对回答者提高等级等奖励。我相信,之后都会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贝冰雅)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