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央媒看四川—地灾防治”专题采访系列报道之一

四川省国土厅:基层政府和群众是决胜防灾成败的最根本力量

2018年09月18日22:0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成都9月18日电 (朱江)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其上升为生命工程来抓,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分级负责”的防灾组织体系。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第一大省, 全省近97%国土面积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已查明的3.9万处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在全省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4474个乡镇、15000余个行政村,涉及面很广。”记者今日从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召开的“央媒看四川—地灾防治”专题采访活动座谈会议上了解到。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环处副处长曾凡伟介绍,四川地处青藏高原西南缘,山地丘陵广布,地形高差悬殊,区内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等三大地震活动带汇集,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2008年以来,汶川、芦山、九寨沟三震叠加,影响很大,加之,极端天气不断侵袭,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巨大。

目前,全省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有近3.9万处,不同程度威胁34万户、160余万人及近800亿元财产安全。据省国土厅统计,汶川地震以来10年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5202处,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高达879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0余亿元。

曾凡伟表示,四川先后成功应对汶川“5.12”地震、芦山“4.20”地震、“7.9”洪灾、“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康定“11.22”地震、“6.24”茂县高位滑坡和九寨沟“8.8”地震等多次重大自然灾害考验。仅汶川特大地震10年来,逐点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近5万人,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受威胁农户17万户,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4000余处,实现成功避险1000余起,避免因灾伤亡11万余人,有效保护了近200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曾凡伟提到,各级党委政府作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的主动力推手,坚持从高位谋划推动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从四川省政府分管领导到主要领导空前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是四川地灾防治工作取得成绩的首要保障。

曾凡伟指出,2014年正式成立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各地成立相应机构,统筹国土资源、水利、地震、气象等25个部门开展地灾防治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层次、分系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挥了地灾防治纽带作用。

曾凡伟强调,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中央提出走“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重建新路,5年的实践证明,基层政府和群众作为直面灾害的一线力量,不仅最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且在多年的抗灾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是决胜防灾成败的最根本力量。

据悉,今年入汛以来,四川省已经历10次明显降雨过程,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40%,位于建国以来历史同期第一位。截止9月14日,全省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2110起,其中灾情500起,是去年同期的3.2倍,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7亿余元;险情1610起,威胁3.54万名群众安全,潜在经济损失达23亿余元。

曾凡伟还表示,面对严峻的防灾形势,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和全省防汛抗旱减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各地深入践行“主动避让、预防避让、提前避让”为核心的三避让机制,在罕见的特大暴雨期间,全省未出现一起群死群伤事件,并组织48.4万人提前转移避让,实现成功避险96起,避免4387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9倍和2.6倍。

曾凡伟还指出,总结今年以来四川省地质灾害成功避险经验,我们认为主要是各地坚持发挥了“四个重要作用”:一是发挥基层组织群策群力重要作用;二是发挥专职监测群测群防重要作用;三是发挥综合防治工程重要作用;四是发挥专业技术力量重要作用。

曾凡伟最后强调,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灾理念,继续抓好隐患动态排查、监测预警和主动预防避让工作,扎实推进防灾预案健全完善和综合整治项目,逐级压紧压实防灾责任,加快构建现代高新技术与地质灾害深度融合的科技防灾体系,全面提升四川综合防灾减灾及抢险救援能力,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央媒看四川—地灾防治”专题采访系列报道之一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基层政府和群众是决胜防灾成败的最根本力量

“央媒看四川—地灾防治”专题采访系列报道之二

阿尔村纳入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成功避让滑坡地质灾害

“央媒看四川—地灾防治”专题采访系列报道之三

防范樱桃沟泥石流灾害 治理工程有效拦挡发挥重要作用

(责编:冯人綦、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