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13岁网游少年坠亡 家长认为游戏中跳楼不死致误导【2】

2018年10月10日08:21 | 来源:中青在线
小字号
原标题:13岁网游少年坠亡 家长认为游戏中跳楼不死致误导

小俞和徐锦是好朋友,两人都刚刚小学毕业,如果没有这次意外,他们会来到南通海门的同一所初中上学。小俞的父亲曾多次接触徐锦,认为徐锦“性格很好,从不调皮胡闹和别人争吵”。

家长认为游戏设定会对未成年人造成误导

几年前,郁礼花发现徐锦有沉迷游戏的“苗头”,便把家中电脑搬走,也没有给孩子买手机和iPad。因而,徐锦曾一度喜欢周末“泡”在姑妈家,因为那里有游戏机、最新的手机、iPad。考虑到小孩子缺乏自制力,郁礼花有时会教训儿子,让他不要总去姑妈家。

今年暑假,徐锦来到南非度假。以前姑妈家的孩子就喜欢玩网络游戏,到了南非,徐锦和亲戚家孩子在一起。郁礼花猜测,儿子应该是在这期间喜欢上“吃鸡”游戏的。

这款游戏的真实名字叫做“绝地求生 刺激战场”,游戏中,100名玩家集结战场,游戏即开始。他们通过收集荒岛上的武器资源进行厮杀,只有一个人或者一支队伍可以生存到最后取得胜利。游戏为胜出者弹出“winner,winner,chicken dinner”的标语,即“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吃鸡游戏”因此得名。

一位“吃鸡游戏”的资深玩家董强(化名)介绍,“吃鸡游戏”中,无论是周围建筑、自然风貌还是玩家使用的子弹、枪械、车辆,都是写实风格的画面处理。为了省时,游戏角色会时常翻窗从数层楼跳下,从山上跳下。在游戏中,这种行为并不会直接引起角色死亡。角色身上出现瞬间的一抹绿色血液,生命值稍微损伤。

董强说,玩家还可以通过驾驶摩托车、汽车、卡车等载具冲撞其他玩家致死,甚至从别人尸体上碾过去,驾驶载具也经常在建筑群或者山脉中飙车时翻车,或者撞到障碍物,而出现这些“车祸”情况也仅仅是角色少量损失生命值。

在郁礼花看来,游戏设定会对爱模仿的未成年人造成误导。“游戏中,玩家可以从楼房的窗户跳下,人却不会死。”

郁礼花介绍,徐锦从小喜欢模仿。看完蜘蛛侠后,他买来蜘蛛侠的衣服模仿。有一次,徐锦从电视上看到一则饮料广告,人喝完饮料呼出的气能冻住别人。徐锦买来饮料,喝了两口后向母亲吹气。见到母亲没有被冻住,他说:“广告骗人,怎么你没有冻住。”

虽然童言无忌,这句话却让郁礼花感到不安。“如果我知道他在玩这样的游戏,肯定不会让他玩。”

游戏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群体形同虚设

董强说,这个游戏之所以这么火爆,是因为在使用枪械和其余玩家作战时,还原度和代入感很强,确实会有种使用枪械杀人,使用手雷等武器消灭敌人的感觉。

在游戏中,董强经常遇到一些未成年队友,他经常会听到这些游戏玩家喊“杀人”“死掉”的字眼儿。而游戏很需要队友语音交流,“一听就是小孩子讲话的声音”。

相关资料显示,“吃鸡游戏”本是由韩国某公司开发的一款“大逃杀”模式的网络游戏:将大批人员投放到荒岛上,逼迫其自相残杀,最后剩余一个人活下来,而组织者和观看者从中取乐。

“吃鸡游戏”将“大逃杀”中你死我活的形式改为“军事演习”,杀死其余玩家的提示被修改为“击败”和“淘汰”,“大逃杀”模式的幸存者也改为军事演习的标兵,将枪械击中人体的效果改为了绿色烟雾,即人物被子弹击中喷出绿色血液。

“本网络游戏适合年满16岁以上的用户使用”,在“吃鸡游戏”启动界面的下方,有一排小字提示。

让郁礼花至今想不通的是,13岁的儿子作为未成年人,为何能注册这款有血腥暴力元素的游戏,为什么游戏没有分级。

按照规定,以未成年人身份注册后,防沉迷系统会限制玩家每天3小时的游戏时间,之后会强制要求下线,时长为15分钟或30分钟,之后可以继续玩,达到7个小时之后,强制下线30分钟,之后每玩1个小时都会要求下线15分钟。

但不少玩家表示,吃鸡手游可以通过微信和QQ两种方式登录,当QQ到达防沉迷时间后,微信可以继续玩,此外还可以通过多个微信号换着玩来延长游戏时间。该设置让很多玩家在到达防沉迷时间后,直接换区继续玩游戏。此外,未成年人输入成人身份证号,就能以成人身份登录。

董强介绍,成人身份证号来源广泛,可以用父母的,还可以购买。

小俞的父亲表示,他也是因为自己的账户被扣费才得知,只要有钱,就可以买来成人身份验证,以此破解防沉迷系统。

记者在网上以“防沉迷”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多位卖家提供防沉迷破解“神器”,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一位卖家提供的商品说明显示,“支持一键获取满18岁身份证信息,自动解除腾讯QQ防沉迷系统限制”。卖家同时注明,这款售价20元的软件仅支持未实名注册过腾讯防沉迷系统的QQ号。当记者想进一步了解信息时,卖家要求私信答复。

徐锦死后,同样是“吃鸡游戏”玩家的小俞变化很大,本来喜欢打游戏的他,如今对游戏只字不提。据其父介绍,开学以来,孩子情绪状态很不稳定,晚上甚至会有类似梦游的行为发生。作为家长,他担忧得整夜睡不着,只好守在儿子卧室门前才安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张慧 王康

(责编:仝宗莉、杨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