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业界热议民族品牌发展:深耕产业融合 拓展流通渠道

2019年01月02日17:16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孙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如何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完善市场机制,推动特色品牌“走出去”,仍然是新时代民族品牌实现良性健康发展的一道命题。

日前,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产业融合启动发布会与中国民族品牌商品城上线仪式在北京召开,围绕饯行“一乡一品”国家产业促进计划、推动民族品牌发展等议题,来自官、产、学、研的众多业内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在贺信中表示: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产融委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民族企业在品牌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整合资源、产业融合、环境优化、规划制定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作用。

谈到如何推动民族品牌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徐希燕在论坛上介绍说,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民族品牌商品在国际舞台上流通乏力。以制造业为例,中国民族品牌企业拥有独到的先天优势、优质的原材料资源、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和场地成本等等,但对外出口时,在国际贸易平台往往在流通方面比较乏力。

“究其缘由,第一,这些企业的商品没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商品生产出来后急于销售,不重视商品的文化沉淀;第二,商品的功能设计、美观设计等方面仍需要下大力气提升;第三,要学会提高商品的附加值,给商品赋能。”徐希燕表示。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产业融合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达特福集团执行总裁任向东认为,中国产品在出口前,首先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穿上专利和知识产权铠甲,才能更加顺利地实现“走出去”。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产业融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远则认为,企业商品流通存在的问题是多方原因造成的,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包装、技术含量、渠道选择、营销模式设计等问题外,还存在顶层设计、产品闭环、产品文化等深层次问题。

“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缺失战略方向的规划,导致在商品输出时渠道不准确,推广无法形成营销闭环,商品生命力周期短。”李远表示,民族品牌在渠道拓展特别是“走出去”的进程中,要特别注意制定详细的战略规划和清晰的商品定位。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民族品牌商品城上线发布会也正式举行。据悉,中国民族品牌商品城的上线,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民族品牌商品的全新渠道,也为区域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这意味着中国的优质民族品牌商品将通过商品城向世界传递。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产业融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姚西表示,中国民族品牌商品城的上线将为推动民族品牌发展实现助力。同时,民贸会将发挥跨行业、跨领域、跨所有制、跨国界的优势,为繁荣民族经济,打造中国民族品牌贡献力量。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