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海南农垦:深化改革释放经济新活力

2019年01月14日17:5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从社企不分、政企不分、产业单一的生存危机,到转企改制成为自主经营的独立市场主体,结束了“政企合一”的局面,并发展成为海南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名副其实的“顶梁柱”,海南农垦以实际行动,勇蹚改革深水区,激发出企业发展的二次活力。

创建于1952年1月的海南农垦,是仅次于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的全国第三大垦区,曾是海南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生产总值一度占全省的1/3。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政企社不分的体制机制藩篱日益凸显。

在资源难以整合、运营行政化、企业效率低下、员工体系庞大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海南农垦于2008年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并于2015年底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

2015年12月,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成立,原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实体地位被取消;38家农场转企改制成立27家农场企业和4家产业集团;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社会管理职能属地化等关键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实现从政企社混合实体向完全市场主体转变。

体制改革打破“政企社不分”的藩篱

2017年海南农垦实现汇总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39.24%,增速快于海南省属重点监管17家企业近20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62亿元,超额完成海南省国资委下达的经营目标,与改革前的2015年相比,大幅增盈约1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0.8亿元。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23965元,增长10%。

亮丽的成绩单离不开两年来海南农垦在体制改革上的成功经验,即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社会管理职能属地化、农用地规范化管理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

首先,垦区集团化改革,实现体制机制转换。在深化改革之前,农垦总局和农垦集团“两块牌子、两套人马”相互掣肘,资源难以整合。为此,着力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迫在眉睫。

2015年12月29日,原海南农垦总局的实体机构被取消,妥善安置分流原总局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668名干部职工,并在原海南农垦总局和海南农垦集团基础上组建新的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农垦通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发展成为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同时海南省国资委经授权对海垦控股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农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其次,农场全面完成改制,改变长期亏损的局面。长期以来,垦区农场一直处在“国营”体制,政社企合一,缺乏活力,亏损严重的不良状况下。

海南农垦按照省政府《关于海南农垦农场公司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注重将农场转企改制、二级产业集团组建、八大园区建设三位一体相结合,探索总结出四种模式:产业禀赋和基础较好的农场单独改制成公司;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将农场改制成园区建设主体运营公司;与产业集团发展相结合,按产业集团需要推进农场改制并划归产业集团管理;以市县为区域同步推进农场转企改制与重组整合,形成发展合力。

改制后的农场,产业定位更加清晰,自主经营权明显增加,与市县融入更加紧密,打破了过去“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管理层和员工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经营效益逐步显现。2017年农场公司全部实现盈利,实现利润总额1.94亿元,增盈2.91亿元,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

再则,在农场首创设“居”,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基本完成。随着社会职能属地化改革的推进,海南农垦将社会职能向地方转移。垦区所属的公安、学校等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美丽农场建设、道路建设养护等民生项目纳入全省统一规划,由属地政府组织实施。2017年上半年,农垦所属的40个农场(所)已全面完成设“居”工作,共设82个“居”,政府通过委托授权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原农场承担的社会职能。

最后,规范垦区土地运营管控,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过去,垦区农场土地管理粗放、租金过低、租期过长、面积过大现象普遍,农场收益得不到保障,还滋生腐败现象。海南农垦在东昌农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分两批在全省各农场开展农用地规范清理,目前垦区各单位承包租赁合同换(补)签率整体超过96%以上。

海南农垦体制改革的梳理推进,结束了长时期“政企合一”的历史,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去行政化,成功的经验,使其也成为诸多企业效仿的明星企业。

“八八”战略助力产业发展多元化

“海南农垦的“八八”战略,是海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新一轮农垦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海南实际和农垦的资源禀赋,经过深思熟虑、反复酝酿、充分论证后确定的产业发展战略,目的是把农垦打造成海南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国家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说。

所谓“八八战略”发展思路,即依托旗下庞大的农业资源,提出了重点发展八大产业、建设八大园区,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向农业王牌路挺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农垦发展明显加快,大力实施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以核心产业海南橡胶上市为标志,企业主体部分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已形成天然橡胶、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地产和金融服务四大板块竞相发展的格局,同时也为新一轮农垦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说起橡胶,不得不提的是我国打破了依赖进口高端用胶的局面。“作为天然橡胶消耗大国,海南农垦通过改革改出了活力,也有实力按照“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现在我们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印尼都种植了橡胶,植胶面积440万亩,植胶面积和贸易量均是全球第一。”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称。

此外,原农垦总局所辖40个农场已建立100万亩的芒果、香蕉、绿橙、荔枝、胡椒、槟榔、瓜菜、茶叶、菠萝蜜、红毛丹等十大热带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建成22个国家级热作标准化示范园、10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了国家级的白沙绿茶和省级的东妃荔枝、白马骏红茶叶、五指山金鼎红茶、神泉芒果、昌农胡椒、乌石绿橙等知名品牌,并在6个农场开展了良好农业规范试点工作。

不仅如此,在旅游地产领域也有海南农垦的身影。海南农垦本着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原则,紧紧围绕国际旅游岛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旅游地产、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医疗养生等二三产业。据悉,海南农垦在大力推进“百镇千村”建设。以农垦为主体建设的南田温泉度假小镇、南平温泉养生小镇、五指山茶旅文化小镇、南岛山地度假小镇已纳入属地市县“多规合一”成果。南田共享农庄、蓝洋温泉共享农庄等6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级创建试点等。

而在金融服务商,海南农垦先后成立了中国首家农业企业财务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并参股海南发展银行、海口农商行,金融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说起未来的谋划和部署,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表示,一方面,以资本为纽带,大力推进垦区内部产业资源的重组整合。同时,加快推进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和南繁科技城规划建设,打造“南繁硅谷”和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建设海洋牧场,改变农垦现在“一胶独大”“一农独大”的局面,推进“农”垦向“农”垦与“海”垦并举转变,谋划产业发展新亮点、增长点,为美好新海南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冯粒、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