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分期租房已引发诸多纠纷 海淀法院提示谨防风险
原标题:互联网分期租房已引发诸多纠纷
互联网分期租房存在诸多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即使中介公司股东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仍难以补偿高额损失。今天本报记者从北京海淀法院发布会上了解到,在互联网企业集中的上地地区,2017至2018年,上地法庭共受理涉互联网纠纷商事案件300余件,且数量不断攀升,其中包括不少互联网分期租房纠纷。涉案当事人遍布全国各省,标的金额上亿元。法官提醒大家防范风险。
中介及担保人大多下落不明
一家互联网分期服务公司为租房中介公司的租客提供网上分期付房租的服务,约定由互联网分期服务公司推介的资金方先行垫付租金到租房中介公司指定账户,之后租客向互联网分期服务公司偿还借款,并由租房中介公司或租客向互联网分期服务公司支付服务费。截至去年4月底,1166份分期服务协议中的租客违约不再还款。最终形成纠纷诉讼到海淀法院。
近期互联网分期租房盛行于租房市场,不少租客纷纷尝试。互联网服务平台作为撮合方,促使租客与资金方达成借款协议,而后资金方一次性将全部租金付给房屋中介公司,中介再付给房东,租客分期还款并付服务费。通常,中介公司股东还就租客的借款向资金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在“互联网+房租分期”的模式下,房东与房屋中介公司形成租赁法律关系;房屋中介公司与租客形成租赁(转租)法律关系;租客与资金方形成借贷关系。
“一旦互联网分期租房出现纠纷,易引发大量同类诉讼。涉案房屋中介公司、租客分布于全国各地,诉讼中,房屋中介公司及担保人亦大多下落不明或身处外地不积极应诉,法院缺席审理比重较大。”
互联网分期租房存三项风险
法官认为,互联网分期租房存在三方面风险。资金方将房租一次性支付给中介公司,一些房屋中介公司借此笔资金激进扩张、抢占房源、哄抬房价,结果导致资金链断裂。
而一旦中介公司破产或卷钱跑路,资金方以及大量租客和房东将蒙受经济损失,其涉众属性亦导致维权困难。即便中介公司股东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仍难以补偿其造成的高额损失。
此外,部分中介还涉嫌虚假宣传与民事欺诈。一些中介为赚取服务费及套现全年租金,介绍租房分期时,隐瞒分期信贷和涉及征信等问题,甚至误导租客接受与其风险认知不相符的产品。许多租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知情权与选择权受到侵害。
法官提醒租客们选择正规中介公司,签约时要特别留意租赁合同中有关付款方式的约定。若选择分期付款,则要认准有资质的平台,并细读借款金额、贷款利率与期限、违约责任及解除条款,确保自身退租或中介跑路时的退出机制。如果中介公司隐瞒真实情况涉嫌民事欺诈,租客可依法申请变更或撤销合同。
本报记者 林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