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问题在现代社会愈发常见。快节奏生活令神经敏感的人群更易失眠;便捷的电子设备和纷繁的资讯让人不知不觉熬起了夜;即时工作信息可能侵扰休息时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7%的人口受到睡眠问题困扰。
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认知表现,削弱免疫系统,导致人们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概率增加。人们健康水平的下降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降低,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兰德公司一项调查预计,到2020年,日本每年因睡眠不足带来的损失将达到1459亿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在美国,这一数字是4338亿美元。
睡眠健康相关产业由此兴起。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睡眠健康产业规模已达300亿—400亿美元,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由于良好的睡眠离不开舒适的环境、规律的作息和协调的身心状态,睡眠市场也因此划分出不同领域。
“环境营造型”产业主要从两个方向发力:一是优化家居睡眠环境,不断推出新概念的床上和卧室用品,如记忆棉材质的床垫、具有调温功能的被子、强力遮光帘和室内消音器等;二是打造理想的临时睡眠空间。无论是盛行于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共享睡眠舱,还是韩国的“睡眠咖啡馆”,都致力于为上班族提供一个舒适的小憩空间,及时给身体“充电”。
一些智能穿戴设备扮演起了“睡眠管家”的角色。其中最流行的,当属包括睡眠监测等健康管理功能的智能手表和手环。2018年,这类产品的全球出货量超过了1亿台。这些设备通过监控睡眠周期,提供相应的改善建议,帮助人们重建睡眠规律。
身心状态不佳引起的睡眠问题需要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在美国,失眠治疗类药品的销售额每年达数十亿美元。但是药物通常具有副作用。一些成分更加天然的产品逐渐受到欢迎。有的民众尽管睡眠时间不少,但睡眠质量不高。对此,有针对性的睡眠指导更加能切中需求。在伦敦,一位知名健身教练开办了睡眠指导课程,称可在3个月内教会学员如何高效睡眠,课程费高达750英镑(1英镑约合8.78元人民币)。这种原本属于专业运动员的服务项目未来可能进一步普及。
与睡眠健康相关的“睡眠经济”在激发产业创新的同时,也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睡眠与效率的关系。麦肯锡的调查显示,70%的受访企业希望为员工提供睡眠管理课程。
国务院再推3000亿规模降费新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措施,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减负;决定下调对进境物品征收的行邮税税率,促进扩大进口和消费;配合《外商投资法》实施、适应优化营商环境需要,通过一批法律修正…【详细】
警方冻结“团贷网”资金超31亿!查封1架飞机 “团贷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有新进展,4月3日晚间,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目前,该案的查封、冻结、扣押工作取得初步成果。截至2019年4月2日,对“团贷网”累计冻结账户数2825个、冻结银行资金31.1亿元人民币…【详细】
中国76家房企发布年报 2018年利润平均上涨23% 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在2018年首次突破17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上涨12.2%,多家房企利润也明显上升。万科、恒大、碧桂园三家龙头房企“日赚”接近或超过1亿元(人民币,下同)。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万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