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垫江:乡村旅游走特色发展之路 牡丹文化活力足
垫江,一座被牡丹托举的千年古邑,上接巴渝之雄,下揽夔巫之胜,是重庆东出的陆上交通枢纽。明月山西屹,精华山东立,黄草山南踞。三山环抱,溪流纵横;沃野千里,良田万顷;国色天香,风景宜人。垫江自古就是巴渝地区的重要产粮区和人口聚居地,素有“牡丹故里”“巴国粮仓”“中国石磨豆花美食之乡”等美称。
恺之峰旅游区 垫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从成都至忠州,经邻水入垫江封门关时,站在明月山上俯瞰雨后的垫江山青水绿,田园如画,炊烟缭绕,祥和宁静,情不自禁在垫江投宿一夜,并写下了《垫江县》一诗:“青泥没髁仆频惊,黄涨平桥马不行。旧雨云招新雨至,高田水入下田鸣。百年心事终怀土,一日身谋且望晴。休入忠州争米市,暝鸦同宿垫江城。”几天后,返程再过垫江县,感慨良多,他又即兴写下了《过垫江》:“百日蓝舆困锔辁,三辰泥板兀跻攀。睨睛幸自垫江县,今雨奈何巾子山。树色于人殊漠漠,云容怜我稍斑斑。如今只忆云溪句,乘兴而来尽兴还。”
垫江,就是这样一块富庶美丽、人杰地灵、文脉昌达、让人流连忘返的土地。
一名冠三县 巴渝古韵长
在古老的巴渝大地,有一个地名从远古走来,从江河名到县郡名,先后被三个县使用,绵延数千年,见证了巴渝的历史与变迁,这就是“垫江”。
“垫江”作为地名,文化渊源十分久远。最初为古水名,古西汉水(今嘉陵江)下游经今重庆市合川区汇入长江一段称为垫江。其上源古桓水(今白龙江)、白水(今白水江)及西汉水上游,也有垫江之名。“垫江”作为地名,最先是用在今重庆市的合川区。据考证,“垫江”原名“褺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褺,重衣也。巴郡有褺江县。”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注释:“嘉陵江、涪江、渠江会于此入大江,水如衣重复然,故以褺江名县。”可见最初“垫江”之名,有水道汇集,如衣重叠之意。之后以“垫江”名县的两地,均与水相关。《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说明垫江可能曾经作为巴国国都存在过,距今大约3000年。
“垫江”最早作为县名是公元前314年。秦灭巴设巴郡,置垫江县,以原巴子城一带(今合川区境内)为县治,辖区包括今合川、武胜、铜梁、安岳、岳池等区域。其后,东宕渠郡曾一度改名垫江郡。这第一个垫江县名,使用了800多年。
南北朝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治所在今渝中区,辖区包括今重庆市主城及周边巴南、璧山各区。至北周明帝武成三年(公元561年)改垫江县为巴县。这第二个垫江县名历时仅74年。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今垫江县从临江县分置,辖区为明月山以东、高滩河(今龙溪河)以西的区域,治所在今垫江县的桂溪街道。这第三个垫江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但在置县之初,有5年时间与第二个垫江县重名,纵观中国历史,同一个县名被三个地区连续使用,且还被同时使用,唯有“垫江”。
作为巴渝地区最古老的地名,“垫江”由渝西移名渝中再移名渝东,见证了巴渝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巴渝文化,在巴渝地名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鉴于此,2008年,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垫江“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
一脉传千年 耕读耀家邦
垫江人素来尊崇“耕可立家,读可荣身”的耕读文化,崇文重教之风甚浓,“家有余粮,便有学童”蔚然成风,“穷要养猪,富要读书”的民谚流传至今。在耕读文化的浸润下,几百年来,大量的进士、举人、秀才层出不穷。据资料统计,明朝时期,垫江县的进士13人,举人81人,进士数列四川省第16位;清朝时期,垫江县的进士19人,举人146人,进士数列四川省第6位。厚重的文风、昌达的文脉绵延不绝,为垫江培育了济济人杰,也滋养出了垫江人勤劳善良、忠勇刚毅、好学上进、开放创新等优良品格。
明代进士夏邦谟受“耕读传家”的家风影响,自幼好学,才华出众。24岁中进士,曾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他推行的赋税和徭役改革,为明代改革家张居正后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提供了借鉴。其德行与才华得到朝野的广泛褒扬。清代进士李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清史馆列传的教育家、文学家。虽身处乱世,却忧国忧民。他把救国救民、振兴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优秀人才身上,毅然从朝廷辞官,返川从教34年,获得了“天下翰林皆弟子,蜀中进士尽门生”的美好赞誉,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
中国近代科学奠基人任鸿隽、化学家陈荣悌、数学家董泽清都是怀揣科学救国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垫江骄子。任鸿隽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创办了我国第一本采用西式标点排版的正式出版物《科学》杂志,撰写了《科学概论》一书,为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成就被写入《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科学史》。世界著名的配位化学家陈荣悌本是“非常需要的科学家”,但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冲破种种阻扰,辗转多国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国配位化学领域的开拓者和推进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还有一批垫江人,为追求真理和民族独立而以命相博,在生死面前仍风骨傲然。皖东北抗日游击队司令员兼泗县县长黎纯一,带领泗县人民与日军进行了长达6年的浴血奋战,最后牺牲在抗日前线,年仅46岁。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策划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200多名革命志士遇难,仅15人脱险。在这些革命志士中,就有肖中鼎、刘德彬、兰蒂裕、陈丹墀、陈鼎华、陈邦文、付伯雍等9人是垫江人。他们在特务的威逼利诱和死亡面前,坚守信念,绝不投降,保持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忠诚本色和刚直不阿的垫江性格。
纵观垫江耕读史,从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杰如珠似玉,世代辈出,他们让垫江文脉千年传承,让垫江精神永续不息。
一花沁山水 国色秀垫江
垫江是山水牡丹之源。这里的牡丹生长于山野之中,竹石之间。千百年来,与山相伴,与水相依,与竹同生,与树为友,与石相亲,自然质朴,生命力强。每年的三四月,是牡丹盛开的时节,明月山麓绵延三十多公里的低山丘陵地带,数万亩牡丹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白的似玉,绿的如珠,粉的像霞,或一片一片,或一丘一壑,或一山一岭,五彩斑斓。山水熏润了牡丹的香味,大地浸染了牡丹的颜色。
垫江牡丹本不是用来观赏的,它是古代山民用来制药养家的经济作物。牡丹的根叫丹皮,是一种药用价值十分广泛的中药材,药农只取根不要花,所以,垫江的牡丹花在明月山中沉寂了上千年。
关于垫江山水牡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天庭御花园看守牡丹的姐妹犯了天条,被责罚到明月山中为民。她们发现这里的山民身上都长满了大小不等的包块,长期受病痛折磨。姐妹俩便教山民们种植牡丹,用牡丹根煎水服用,山民的病全都好了。从此,姐姐取名太平,妹妹取名墨玉,在明月山中居住了下来。后来,隋炀帝在东都洛阳建立“西苑”,招募一个四品牡丹夫人。妹妹不听姐姐的劝阻,凭着自己漂亮的容貌和种植管理牡丹的技术,轻易当上牡丹苑的四品夫人,享尽了荣华富贵。但不久,隋末农民起义军攻破洛阳,血洗宫廷,墨玉也未幸免。而姐姐太平一直在明月山种牡丹、制丹皮,为乡亲们看病制药,深得山民的喜爱和尊敬。姐姐去世后,人们厚葬了她,并把这里土著的红牡丹取名为“太平红”,将紫黑色的牡丹花取名为“墨玉”,以纪念姐妹俩为当地百姓做出的奉献。
垫江牡丹品种很多,有以太平红为主的本地品种三十多个,加上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品种,共有一百多个。这些牡丹集天地之灵气,得山水之厚养,具有野性奔放、自然清新、花大色艳的特点,让人养心怡情,流连忘返。从本世纪开始,全县先后建立起了太平牡丹园、华夏牡丹园、牡丹樱花世界三个以牡丹观赏为核心的旅游景区。景区的道路系统、公共设施都很完善。太平牡丹园的恺之峰景区是观赏本地品种太平红的最佳景点;华夏牡丹园的绿色牡丹和黑牡丹及其珍贵;牡丹樱花世界是全县首个AAAA级景区,牡丹与樱花间种,次第开放,绚丽无比。这些景区每年都会吸引数百万国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丹皮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历来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霸主地位。近些年来,垫江牡丹的综合开发利用得到了长足发展,开发了以牡丹为原料的食用牡丹油、牡丹香皂、牡丹护肤品系列,牡丹鸡、丹皮兔等餐饮品牌也应时而生。垫江牡丹从单纯的药用价值到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牡丹产业。
牡丹从沉睡千年的深山中被唤醒,洗去风尘,绽放芳姿,这个过程是垫江人与牡丹穿越千年的缘分,彰显的是垫江人创新创业、开拓奋进的精神。
牡丹为垫江增色,垫江为牡丹生誉。一年一度的垫江牡丹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20届,为垫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搭建了重要平台。垫江牡丹诗会、牡丹笔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人雅士为牡丹而歌,为垫江而文,全国各地的大批作家、诗人、书法家留下了大批作品和墨宝,为牡丹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垫江,牡丹是城,牡丹是人。牡丹与这座城市和城市的人密不可分,好似语言相通,生活相融,血脉相连。牡丹油、牡丹饼、牡丹城、牡丹湖、牡丹大道、牡丹中学、牡丹小学……只要与人的生活相关,只要与城市发展相关,都可以用牡丹命名!
在垫江,牡丹是诗,牡丹是情。山水成诗,牡丹传情。山水牡丹承载着垫江人的情感,托举着垫江这座城市,装扮着垫江这块土地,让山水辉映美丽,让土地开满国色,让城市充满天香!
一磨转乾坤 豆花天下香
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垫江石磨豆花的招牌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地方传统美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垫江石磨豆花已享誉巴渝,走向全国。
垫江石磨豆花是指选用垫江黄豆做主料,以石磨、滤具和相关厨具为工具,以盐卤为凝固剂,利用传统制作技艺,把经过筛选和浸泡的黄豆磨浆、过滤、煮沸、点制而不经压榨,直接配以佐料食用的豆制食品。
垫江石磨豆花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融合创新,形成了四大特征:色泽乳白、絮状如花、绵软嫩滑、窖水回甜、入口留香的性状特点和口感特征;材料齐全、风味各异、自助调配、各取所需的佐料特征;荤素搭配、品种众多、选择性强的配菜特征;丰俭由己、廉价省时的消费特征。
“家家有石磨,户户有石缸,石磨推豆花,石缸装口粮。”这是一首在垫江流传千百年的民谣。垫江人做豆花、吃豆花都很讲究。做豆花坚持用石磨推,尽管费力耗时也乐此不疲。垫江石磨是选用当地坚韧耐磨、硬度适中的青砂石制作而成的,这种青砂石是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物质的上等优质石材。用这种石磨磨制的豆浆原汁原味、豆香浓郁、新鲜、口感好,保留了豆浆中的植物蛋白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高。用石磨推豆花,做的是一种情怀,吃的是一种乡愁。
垫江石磨豆花品种繁多,有素豆花、菜豆花、瓜豆花、荤豆花、工艺豆花、宴席豆花,不一而足。素豆花简约实惠,荤豆花搭配合理,工艺豆花美观好看,宴席豆花品种齐全……垫江石磨豆花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菜品体系和国家标准。如今,垫江石磨豆花已走出垫江,走出巴渝,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花开天下,形成了一个数十亿的产业。
和石磨豆花一样走出去的,还有垫江角雕和酱瓜、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垫江人把角雕和酱瓜、竹编也做到了极致。在一个小小的牛角上,雕刻下了山水风光、生活百态的大千世界,走出国门,远赴欧亚国家,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传统技艺的重要载体。垫江酱瓜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凭着精湛的腌制技术,垫江人把一根普普通通的花瓜做成了传承三百年的美食,成为“中华百年老字号”。竹编本是生活用品的编织技艺,但善于创新的垫江人却把它编织成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寄托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品,充分展示了垫江人的聪明智慧和深厚情怀。
垫江人对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把其留存在博物馆、记载于书本上,而是将其根植于生活中、壮大于产业间,将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深深融入垫江人的血脉之中。
迎风湖湿地公园 中共垫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一业美乡村 全域兴康养
当日历还停留在20世纪最后一页的时候,垫江县太平镇龙华村的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9年春天,时任太平镇党委书记的邓正友到龙华村调研工作,发现老百姓种植的药材“粉丹”漫山遍野,其花艳丽无比,酷似牡丹。邓书记没见过牡丹,便采了几朵带回去验证。验证结果让其兴奋不已,“粉丹”正是牡丹!他萌发了搞乡村旅游的想法,立即召开党委会研究如何把公路修进山里,说服山民整治房屋办民宿、开农家乐。
经过一年的准备,2000年春天,垫江县第一届牡丹节在该村的楠竹山举行。从此,山水牡丹在药用价值上兼具了观光价值,垫江的乡村旅游业以此为标志应运而生,让垫江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如今,龙华村已更名为牡丹村,这里村容美观,交通畅达,乡风文明,以牡丹观赏为内容的乡村旅游业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支柱。以“康养”为内容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牡丹村乡村旅游的火爆,开启了垫江农旅融合发展的大幕,开创了垫江乡村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同时,也引燃了那些想回乡创业者的热情。付志刚就是其中一个。
2012年春节,35岁的付志刚回到家乡乐天村,用自己做医药生意赚来的3000万元流转土地1000亩,建了全县最大的一个乡村旅游景区“乐天花谷”。50多个品种的鲜花在春天竞相怒放,让乐天村美不胜收,每年吸引300多家影楼来此拍摄婚纱照,50多万游客来此休闲观光。经过几年的打拼,付志刚的乡村旅游事业已具规模,正在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共享庄园+康养服务”综合体。
与付志刚同时想到做乡村旅游业的还有新民镇的建筑商、46岁的陈禄。陈禄是中医世家,传到他这一代是第五代。他回乡租赁了320亩土地,建立起了“中华仙草园”,专业种植铁皮石斛、灵芝、黄精等名贵药材,集医、养、药、旅、教于一体,园区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五洞镇月江村是优质李子产地。每到春天,李花怒放,峰峦之间,银装素裹,好似雪花飞舞,有如地覆白霜。村民过去只管收李子,不去理会春天的风光。当乡村旅游业兴起的时候,月江村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李花节”和“采果节”,拓宽道路,整修民居,挖掘文化,美丽的风景与靓丽的村容吸引了数十万游客来赏花采果,休闲旅游。
沙坪镇毕桥村是重庆市最早搞油菜花旅游的乡村。十多年前,这里的油菜花大观园游人如织,乡村旅游搞得如火如荼。后来,因为市场竞争加剧,逐步陷入困局。但随着全县乡村旅游业的勃兴和“康养垫江”战略的实施,毕桥人坐不住了!去年便重新开始筹划恢复以油菜花观赏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业,今年油菜花大观园又重新开园。5000亩金色的油菜花再度与游客见面,吸引了20多万游客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乡村振兴,“康养”并行。垫江县在精心打造以牡丹花、油菜花、李花、柚花、荷花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的同时,依托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两所“三甲医院”、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和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县为支撑,依托建设明月山康养旅游示范区、精华山康养旅居度假中心、明月山温泉康养小镇和中华太极养生园等项目,积极探索“养+医”的康养模式,奋力打造全域旅游、全域康养。
“康养”已然成为垫江旅游产业升级的最好注脚,已然成为顺应旅游消费升级的鲜活范例。垫江,一个“养眼、养生、养心、养老”的旅游胜地正在巴渝大地蔚然成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