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务环境位居全国第三,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5%——
天津: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权威发布)
1.88万亿元
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88万亿元,是1978年的227.6倍
110倍和150倍
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10倍和150倍
80.75%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0.75%,连续16年稳居全国前三
7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长张国清,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常务副市长马顺清,介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渤海之滨、海河之畔,天津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0万人,宛如渤海明珠,山河湖海湿地一应俱全,具备区位、港口、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天津,对天津工作提出重要要求,为天津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天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民主法治、文明幸福的“五个现代化天津”,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基地三区,肩负京津冀协同发展政治责任和使命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为天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党中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就是对天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定位就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张国清说,天津坚决落实党中央赋予天津的功能定位,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首先我们要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张国清说,天津优化提升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1个,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58.6%。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一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天津正向我们走来。
围绕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是京津冀的最佳出海口,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张国清说。
目前,天津港对外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集装箱航线覆盖全球主要港口;对内辐射腹地广阔,在内陆腹地布局42个“无水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600万标准箱,成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
张国清介绍说,围绕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打造具有引领作用的金融创新城市。天津推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产品近600项,自贸区金融改革30条措施全部落地;融资租赁一直保持全国领先,飞机、国际航运船舶、海工平台等跨境租赁业务总量在全国占比均达到80%以上。
围绕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天津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推出投资、贸易、金融、口岸通关、行政管理等300多项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其中,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等多项经验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7万人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几句话: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张国清说。天津主要围绕以下方面打造营商环境:
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到230项,96%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着力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对触碰国家政治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食药品安全等底线的行为坚决说“不”,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公民、法人财产权等行为严格依法惩处、公开曝光,大幅提高企业违法违规成本。
大幅降低营商成本。做到“三个一律免征”,即除涉及公共安全和生态资源项目外,对授权地方制定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征,对地方有权确定标准的政府性基金一律免征,对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政府性基金地方留成部分一律免征。
张国清表示,努力把天津营商成本降到全国具有明显竞争力水平。全面取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费,2017—2019年三年合计减税降费1057亿元,其中天津自选动作减税降费623亿元。“以上数据不包括‘营改增’减税、今年实施的增值税减税和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张国清介绍说。天津还开展港口岸降费提效优化环境专项行动,大幅降低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通关时间大幅缩短。
天津加快人才引育步伐,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7万人。2018年底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天津政务环境位居全国第三,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位居前列。
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前列
“天津已成为生态宜居之城。”张国清说。天津的湿地总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1%,“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规划建设了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 张国清介绍说,立志于打造京津双城的生态屏障带,天津科学规划和利用153公里的海岸线,确保到2020年12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面提升,保护和打造好亲海堤岸。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特别是今年入春以来,天津新增了100多种鸟类驻留繁殖、翔集嬉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越来越多。
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天津关闭了2.1万家“散乱污”企业,压减钢铁产能800多万吨,解决“钢铁围城”问题;2018—2020年将关闭200多个散乱产业园区,解决“园区围城”问题。2018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5.8%,创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在重中之重。近几年民生支出都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2018年民生支出达到财政总支出的75%。”马顺清介绍说。
天津推进创新创业,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几年,天津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每年都在48万至49万,去年达到了49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下,2018年最低为3.5%。
与此同时,在基本保障方面下功夫。2018年天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9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65元,在全国位居前列。“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我们每年都在提高标准,困难群体能够做到病有所医,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马顺清表示。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3日 0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