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麻辣财经:普惠金融,“毛细血管”如何打通?

2019年08月03日16:07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15242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液”,血脉通畅经济就能行稳致远。

  一般来讲,大企业贷款融资,金融的渠道是畅通的。但是,要想让金融的“血液”流入小微企业,或者满足普通百姓的金融需求,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国有近14亿人口,小微企业大约有7000万家,数量多分布广,金融的“血液”要流入和渗透其中,必须要打通“毛细血管”。

  打通“毛细血管”是个形象的比喻,在金融业这叫建立普惠金融体系。

  我国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晃已经到了第6个年头。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上面这段话,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对客户来说要机会平等,社会各阶层和群体都可以享受金融服务;二是对金融机构来说,开展普惠金融要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成本是可负担的。

  “目前,全球仍然有17亿成年人未接触到金融系统。有一些人拥有手机,有一些人可以上网,但是就触达不了金融的资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如果按照世界标准来看的话,是非常快的。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为啥成效这么显著?8月2日,“质普惠 畅金融——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峰会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并评选出20个“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峰会上,嘉宾们都谈到了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实践,也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麻辣姐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梳理,把重点和亮点都“拎”出来了,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3.7%,平均利率下降0.6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尤其是大型银行发挥头雁效应,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比去年底增长23.7%,平均利率4.79%,较去年全年下降0.65个百分点,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显著提高。”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潘光伟表示。

  “现在,商业银行都在拥抱数字技术,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说,到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普惠型的贷款已经接近9000亿元,上半年新增2210亿元,增长36.2%,增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2018年,建设银行将普惠金融明确为全行发展战略,对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受到了小微企业普遍欢迎。建设银行的拳头产品“小微快贷”,目前已累计为超过83万客户提供普惠贷款,贷款金额达到1.2万亿元。

  “我们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推出‘民工惠’这一金融产品,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社会问题。”刘桂平说,现在,建设银行的“民工惠”贷款,已经超过了150个亿。在服务“三农”方面,建设银行在全国设立22万个“裕农通”服务点,搭建村口银行网络,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

  “这22万个服务点是什么概念?就是全国大概是67万个村,我们的服务点大约覆盖了全国1/3的村。”刘桂平说,下一步“裕农通”服务点,还将进一步延伸到更多的乡村。

  在入选的典型案例中,有不少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三农”的。比如,农发行积极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参与实施“万企帮万村”活动。这个活动是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动员全国一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一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农发行作为唯一参与的金融机构,对相关企业和农民给予资金支持,助力脱贫攻坚。

  还有,马鞍山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根据大公圩地区螃蟹养殖独特的生态环境,以“企业+银行+农户”模式,加大供应链各环节的金融支持,并建立了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为小微企业服务方面,平安 银行依托数字金融运营平台,运用移动互联、AI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小微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精准定位客户资金需求,每周7X24小时,全天候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比如,从事养殖的小企业往往没有符合银行要求的财务报表,平安银行可以根据养殖行业和该企业的基本生产数据,建立并生成一张收支平衡表,从而为银行信贷投放提供依据,达到资金精准投放。在这张收支平衡表上,可以具体到一只鸡苗的市场价格,每只鸡每天要吃多少克饲料,然后扣除这些成本,算出养一只鸡能赚多少钱,以及养殖企业一年的利润。这样一来,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更清楚,银行的风险管控也更完善了,开展普惠金融银行和企业都受益。

  发展普惠金融,要真正做到成本低、易进入

  “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积极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和各类新型机构,结合自身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多元化、分层次、广覆盖的普惠供给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银行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王文刚表示,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比年初增长了14.2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14个百分点。全国涉农贷款余额34.2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1万亿,比年初增长8.24%。

  开展普金融,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主力军。目前,5家大型银行在总行和全部185家一级分行,都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10家股份制银行,也已经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专门的服务中心。

  “保险公司,也是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次典型案例评选中,保险行业提供了60多个好案例。”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说,此次评出的20个典型案例中,就有人保财险支农支小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通过保险+融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有效化解三农的融资难题。还有太平洋财险的“提放保”履约保证保险的模式,重构了银行抵押贷款的业务流程,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续贷中过桥贵、融资慢、易断桥的痛点。

  此外,保险业直接服务“三农”,提供农业风险保障和农业基础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018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70多亿元,为近2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保障金额3.46万亿。中国的农业保险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养殖业保险的一些分项指标居世界第一。

  那么,下一步应当如何创新金融产品供给,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就在昨天,人民银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持续加大金融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扩大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支持范围,放宽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等。

  人民银行要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达到22.5%,比上年末提高7.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9.5个百分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总体保持较低水平,贷款平均利率6.82%,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使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明显缓解

  刘桂平认为,发展普惠金融不能仅仅依靠技术,还需要政府、银行、市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解决好“愿意做”“能够做”“鼓励做”“持续做”的问题。

  “发展普惠金融,要真正做到成本更低,更易进入,需要通过移动互联手段来实现。我们依托5G等居世界前列的先进技术,普惠金融在中国可以发展得更好。” 李扬认为。

(责编: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