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政策多路并进 巩固经济增长首要动力
时至年末,地方政府密集推出促消费举措,汽车、家电、猪肉等消费品屡被提及。专家表示,近年来,中央出台了系列促消费新政以及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政策,地方也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政策落地,预计今年消费贡献率仍将保持60%以上,连续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拉动力。
展望明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有望继续加强。《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各部门正着力挖掘多层次消费需求,在促进大城市消费升级和挖掘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消费潜力方面酝酿出台更多政策。
年底促消费利好集中赶来
临近年底,地方密集部署促消费推进工作。记者注意到,最近很多城市发布了推动消费的具体举措,针对重点商品、重点人群挖掘消费潜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
12月1日,河北召开促消费保增长工作推进会,要求抓住年底前消费旺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通过政府引导、商家让利,让广大老百姓得到实惠,为稳增长添动力。12月2日,海南省政府审议通过《海南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提出要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推动消费升级。12月9日,广西召开全区促消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促进四季度消费稳增长作部署。甘肃也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实施意见》。
记者注意到,本轮出台的促消费举措更为具体,更据可操作性。例如,广西在重点商品销售环节,专门针对汽车、成品油、家电等权重商品,组织开展大型汽车展、二手车经销入统等工作,加强“家电以旧换新”宣传,扩大绿色智能家电销售。
甘肃则明确,加大招商引贸,吸引“她消费”“童消费”“潮消费”“老人消费”。支持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在甘肃设立专柜或专卖店、体验店、旗舰店。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处处长、研究员陈丽芬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轮促消费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整体部署,又结合地方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抓重点、抓亮点、抓难点来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抓重点,即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以促进消费;抓亮点,即抓基础条件较好的,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购买力明显提升;抓难点,如抓猪肉供应,保供稳价。”陈丽芬说。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的消费政策既着力促进升级,更加关注品牌消费、汽车下乡等领域,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又注重保障民生,各地纷纷增强对猪肉等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营造良好节日气氛。
多领域酝酿更多支持举措
在地方布局促消费力保全年稳增长的同时,中央层面更多的利好政策也在酝酿。记者获悉,目前各部门正着力挖掘多层次消费需求,在促进大城市消费升级的同时,深挖下沉市场,拓展扩大最终需求。
在促进城市消费方面,将进一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商务部正在指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南京、青岛等地开展培育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并尽快加强经验交流推广,以有效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
另外,还将以更多优质进口,吸引境外消费回流。记者了解到,商务部正在抓紧推进第三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作。“由于服务、产业升级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进口需求强劲,潜力巨大,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12月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培育新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将充分发挥进口贸易集散地对扩大进口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抓点带面,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和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和消费提升。
李兴乾还透露,在2018年我国进行了四次自主降税基础上,未来,还会适时更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激发和释放进口潜力。
除了进一步激发消费升级潜力,有效启动农村市场也是接下来的政策重点。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门将在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发力。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促进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扩大电子商务进村覆盖面,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扩大农村消费。
消费基础性作用有望持续增强
“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落地,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消费主导型经济正在形成,经济稳步发展的根基逐渐筑牢。”陈丽芬说。
关利欣表示,今年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8万亿元,同比增长8.1%。随着央地共同推进,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在8%左右,消费贡献率仍将保持60%以上,连续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拉动力。
关利欣还指出,随着我国收入水平提升,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巩固,成为引领国民经济循环、实现更高水平供需平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对于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陈丽芬建议,推进税收改革政策,调节个人收入,释放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同时,挖掘普及性和升级性的消费潜力,提高对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合适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注重提升经济发达城市的品质性消费供给。
“还要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影响,扩大先进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引导优势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构建小城镇体系,带动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陈丽芬说。
关利欣也认为,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需要顺应需求和供给两侧市场细分、品质追求和品牌打造的趋势,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市场需求,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品质及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和软实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和中国品牌转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