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贵阳市长陈晏:坚守生态底线 发力中高端消费和制造

2019年12月19日14:02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贵阳12月19日电(记者毕磊)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做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正在中国各行业、各领域掀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带来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新变化。

贵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重要节点城市,在大数据产业、临空经济等方面凸显规模优势,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加速成长。近日,人民网“一撇一捺看发展”大型主题采访团走进贵阳,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接受人民网独家采访,深入解读了贵阳高质量发展路径。

人民网: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3002.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1%,较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贵阳市强劲的城市发展活力。贵阳市作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先行区,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把握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为贵阳建设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带来诸多机遇。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切嘱托,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加快把贵阳打造成为在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和制造之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省会城市治理效能。

一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汇聚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二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三是推进贵阳贵安同城化,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目前,我们已经启动建设轨道交通S1线、孟溪路、松柏环线等连结道路,明年还将全面推进加快建设太金线、观潭大道、宾阳大道西延伸段、黔中大道花溪段等道路,全面启动有轨电车T5线建设,力争建成市域快铁西南环线,打造贵阳贵安同城化快速通道,构建贵阳贵安一小时通勤圈,以路网设施的互联互通支撑两地加快实现同城化发展。

人民网:提到贵阳,不得不说大数据。大数据已成为世界认识贵阳的靓丽名片。数据显示,贵阳市已累计建成10个大数据产业园区,集聚大数据企业1632家,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增长22.4%。贵阳在推动大数据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发展中,都有哪些亮点?

陈晏:近年来,贵阳市以打造“中国数谷”和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目标,坚持“四个强化”,做实“四个融合”,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五大领域,加快构建大数据产业体系、应用体系、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等五大体系,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在贵阳风生水起、落地生根,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去年,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今年预计将提高到23%。预计2019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00万口径)收入将达到160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00亿元以上、增长50%左右。我们在推动大数据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发展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融”出经济发展新生态;二是推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融”出社会治理新动能;三是推动大数据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融”出人民幸福新生活;四是推动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融”出农业农村新气象。

把农产品销售从线下搬到线上,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开展“筑货出山”促销工程。目前,全市建成1个市级农村电商聚集区、8个县级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和600余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含区、市、县自建)、5个“村淘创富”示范村,农村乡级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

人民网:今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在规划中,位于中国西南区域几何中心、处在长江经济带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上的贵阳,被列为物流枢纽建设重点。这对于贵州意味着什么?能给贵阳带来了什么?贵阳如何利用好这种优势?

陈晏:贵州是西部地区仅有的两个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场,《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出台,为贵州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贵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干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规划》明确把贵阳纳入重点物流枢纽、大型货运场站、铁路物流基地、运输干线重点项目建设及枢纽经济建设重点,这对于贵阳更好地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和制造之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贵阳将积极把握政策机遇,一是加快推进通道建设;二是完善口岸基础设施;三是大力培育开放企业;四是加强沿线交流合作。同时,我们将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东西协作,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

人民网:随着空港在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临空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据了解,2017年,贵阳被国家批准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而全国有100多个城市都在规划发展临空经济,您认为贵阳为什么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呢?获批之后,贵阳又是如何发展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的?

陈晏:贵阳国家级临空经济区示范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于2017年5月获批建设,是全国第七个获批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城市。之所以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我想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贵阳市具有航空、高铁、高速等立体化便捷化的交通体系,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高铁交通枢纽和航空枢纽城市;同时,贵阳还是“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还能实现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联动发展;此外,作为省会城市,贵阳是全省的政治、文化、经济、物流中心,具有发展临空经济最优的区位条件。

第二,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依托贵阳国际龙洞堡国际机场发展临空经济,该机场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具备较好的航空运力。第三,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是贵阳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龙洞堡国际机场,是全省航空物流的大通道和集散地,对于贵州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具有重要意义。

获批之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航空港经济区路网建设,累计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基本建成“八横四纵、内外双环”的骨架路网体系。

二是强化开放平台功能。把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作为贵阳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主阵地,资源上优先配置、财政上积极倾斜、要素上充分保障、人力上全面支持,不断提升示范区动力活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

三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把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批复以来,共引进重点项目214个,行业类别涉及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大数据、现代服务业等。

四是全力做活商圈经济。积极抢抓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全力打造特色文旅商业板块、高端购物商业板块、科技工业展贸板块、特色精品农业展销板块等商业板块,进一步做活商圈经济,振兴商贸业,推动消费业态转型升级,实现中高端消费和中高端制造的互促共进、共同发展,厚植示范区发展优势。

人民网:现在很多城市为了争夺人才出台了很多高薪、户口、住房等优惠政策。同样,贵阳发展大数据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在你看来,一个城市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陈晏:人才是第一资源,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贵阳提出“广聚人才旺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积极搭建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近三年,全市累计直接引进各类高层次产业人才3035人,其中博士338人,硕士1998人,高级职称699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保障。

服务配套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有了引进人才的政策、干事创业的平台,还要有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才能确保人才留得下来,安心发展。我们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软硬兼施”。

软件方面:我们以贵阳国际人才城人才服务综合平台为重点,提供并优化人才绿卡办理、创新创业服务、政策兑现等67项公共服务;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制定“一对一”人才配套服务计划,安排专人为人才提供“个性扶持方案”,跟踪指导创新人才项目进行政策申报、技术转化、成果投产等,并有针对性地提供项目落地对接服务,妥善解决人才项目落地后招人难、管理难、市场开拓难等问题。

硬件方面:我们分类打造了人才小镇、高级人才公寓、青年人才公寓、“筑梦驿站”4个安居品牌。按照西南一流、全国知名的标准启动建设了6个特色人才小镇,引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惠灵顿国际及双语学校等优质配套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风情的商业街区、建设国际化社区、国际化医院和国际化学校,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人民网:今年以来,“夜经济”在国内一路走红,“夜经济”是衡量一座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城市的夜间活动时间被“拉长”后,市民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就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据了解,贵阳入选2019中国十佳不夜城!贵阳市如何发展自己的“夜经济”模式的?

陈晏:贵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腾讯发布的《2018全国城市年轻指数》中,贵阳市位居第一。庞大的年轻人群体为贵阳“夜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夜经济”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夜市,而是更加丰富、更加特色化的夜间经济形态。贵阳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培育和打造夜间消费场景,推出一批夜旅游、夜消费的拳头产品和消费项目,促进市民和游客从夜间游玩向夜间消费转变,逐步探索“夜经济”的转型升级之路。

此外,我们还繁荣“深夜黔味食堂”发展,打造了一批夜间美食示范街区;推动“夜品筑城文化”消费,丰富贵阳大剧院、贵阳星光剧场、国艺剧场、方舟戏台等剧场夜间文化演艺活动的品类场次,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参与夜间文化消费活动;兴起“夜间体验购物”模式,推出“夜购贵阳”系列主题活动,开展深夜购物、夜购嘉年华等时尚消费活动;提升“筑城夜间住宿”品质,以孔学堂、青岩古镇、天河潭、时光贵州、乡愁贵州、四季贵州、蓬莱仙界、阳明文化园等景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和主题文化酒店,让广大游客游在贵阳、住在贵阳、消费在贵阳。

未来,我们将把“夜经济”作为提振市场消费的重要抓手,充分激活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地;二是建设特色“夜经济”示范街区;三是推动“夜经济”进楼宇;四是培育夜间生活服务圈;五是推动夜间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人民网: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分享经验,共同建设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贵阳市是如何深刻把握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和要求,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省脱贫发展的?

陈晏:贵州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本身的脱贫任务并不重。2015年,我们率先在全省消除绝对贫困,目前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实现全部“清零”。与此同时,我们增强省会意识、强化省会担当,以实际行动助推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努力为全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省会贡献。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助推习水县、镇宁县、麻江县、印江县退出贫困县,帮助31.2万人稳定脱贫,今年年底,长顺、普安、天柱、罗甸4个贫困县将脱贫出列。

一是健全帮扶机制。构建市级统筹、部门配合、区级包片、企业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的“3+9”总体帮扶格局。市级统筹帮扶3个贫困县,区市县、开发区分别对口帮助9贫困县,68家企业开展“百企帮千户”专项帮扶和“百企帮百村”活动。通过对口帮扶,实施精准结对、精准帮扶,使贵阳的资金、市场、产业等与贫困地区的资源、劳动力等要素充分结合,帮助解决就业、发展经济和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截至今年9月底,市、区两级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9亿元,共实施帮扶项目371个。

二是以大市场带动大扶贫。依托省会城市广阔的消费市场和众多的销售平台,强力构建精准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条,带动全省农产品走出大山、泉涌市场,以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完善利益联结,让农户有奔头。充分发挥我市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帮扶地贫困户入股集体经济,参与基地建设等项目,吸纳贫困户务工,努力打造利益联结的产业共同体,并探索和实施以跨区域集体所有制改革等为内容的城乡“三变”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发展城乡共享经济,让困难群众和农户共享发展红利,激发内生动力,有干劲、有激情、有奔头。

(责编:董思睿、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