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半年考”:难能可贵的+0.1%是如何做到的?
正增长0.1%!
7月28日上午,最新出炉的深圳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GDP达12634.30亿元,同比增长0.1%,完成了殊为不易的逆势回转。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上半年国内GDP负增长1.6%、广东GDP负增长2.5%,而深圳从一季度的-6.6%,到上半年的0.1%,在“北上广深”中率先实现上半年GDP正增长,给中国城市经济带来全面回暖的信心。
一负一正之间,深圳都做了什么?
韧性
大项目成为经济“定海神针”
翻开深圳经济“半年考”的答卷,一条条详实的数据诠释了深圳正增长原因:
工业生产加快恢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2%。
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发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3.9个百分点,一个个事关城市发展和民生事业的大项目,成为深圳经济的“定海神针”。
全市进出口总额接近上年同期。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356.75亿元,同比下降0.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50.37亿元,同比下降5.9%。外贸出口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夺得“半程冠军”。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经合组织此前预测今年世界经济至少萎缩6%、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6%,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圳GDP实现增长0.1%难能可贵,深圳“半年考”成绩更彰显其经济独有的韧性。
底气
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上半年深圳经济数据中,一组工业数据亮眼: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2.2%,增速由负转正,较第一季度大幅提高47.2个百分点,明显优于全省、全国和其他一线城市。
姚景源表示,这组数据既是深圳经济恢复的外在表征,也是深圳经济结构优、增长方式转变快的内在体现,“在各种优势不断累积的过程中,深圳工业企业在面对上半年的各种危机中能更快地寻得新机”。
从工业恢复的质量和效益来看,上半年,深圳36个工业细分行业中,10个行业实现正增长,30个行业增速较第一季度有所好转。同时,工业企业销售逐渐恢复,深圳规上工业销售产值下降4.5%,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12.3个百分点。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贾兴东说,深圳工业经济经历了转正、复苏、转型和脱困的历程。深圳工业企业在抗疫之初就挑起大梁,比亚迪迅速研发转产,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迈瑞医疗向海外提供了十多万台的防疫设备;深圳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口罩日产量就从不足2万只提升到1000万只,防护服、呼吸机的产能也在很短时间里迅速提升了数倍甚至十数倍,创造了新的“深圳速度”。
深圳工业持续向好,制造企业充满信心。数据显示,深圳工业百强企业中,有57家企业4月当月产值就已实现正增长。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欧军说,一季度兆驰实现了销售额26.19亿元,同比增长6.2%,扣非后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8.1%,前5个月实现了出口总额逆势增长,“我们对完成今年整体的经营目标并且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增长充满信心”。
开路
外贸之城勇夺“半程冠军”
深圳是一座外贸之城,连续27年位居大中城市外贸出口首位,进出口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深圳出口达7150.37亿元,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少了,但深圳却为跨境电商打开“新风口”。深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全业态运作,保障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在深圳成功落地,出口货值全国第一。上半年深圳海关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148.5亿元,同比增长2.8倍。
良好的外贸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进驻,截至6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海关注册企业累计达9410家,其中上半年新增企业722家,同比增长2倍多。
“深圳这座外贸之城在内畅外联上下足了功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一方面,在出口遭遇阻力时,深圳企业瞄准国内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机遇,与政府协同打了一场“出口转内销”的漂亮仗,“这得益于深圳企业转头快、政府对接好。”另一方面,深圳发力精准政策帮扶,让外贸企业出海更顺畅。今年上半年,深圳对东盟等新兴市场外贸进出口表现不俗、起到了稳定外贸的作用。畅通内销路径和联通出海通道双向发力,深圳稳外贸跑出了特区“加速度”。
蓄能
加速奔跑的投资与消费
再来看“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消费。上半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3.9个百分点;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0.15亿元,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1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投资是保民生、稳就业的压舱石。深圳市委常委会将今年列为“重大项目攻坚年”。今年深圳市计划安排重大项目487个,年度计划投资2005.2亿元。轨道交通、5G基础设施、“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重大民生工程等一批“老基建”和“新基建”将全面提速,为深圳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与此同时,一批深圳企业积极应对疫情、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多元化。疫情之下,中国商业史上又一里程碑式交易近日在深圳达成。总部位于深圳的物美南方和德国麦德龙达成合作,在新的股权结构下,物美集团持有麦德龙中国80%的股份,这是2020年深圳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深圳企业对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168家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达40.16亿美元,同比增长61.78%,占广东省的56.84%。深圳企业持续输出“标准、技术、品牌”,实现产能溢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化布局的不断拓展。
在“消费战疫”中,深圳同样领跑全国。早在3月28日,深圳就举办2020线上购物节,这是抗疫期间全国首创的城市组团线上消费活动,首月参与商家线上总销售额111.44亿元,线上页面浏览量约4.29亿人次。深圳还向市民发放超过5.5亿元消费券,覆盖餐饮、零售、文旅、汽车等领域。
姚景源表示,截至6月末深圳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7%;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现在的储蓄等于未来的投资,深圳上半年存款余额同比增长,这一‘家底’将为深圳下半年经济开新局、释放潜能打下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 张光岩 戴晓晓 赵雨笙 李荣华 王春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