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税收规模从0.27亿元到超8000亿元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税收规模见证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车柯蒙
2020年08月27日10:10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1980年8月26日,南中国海边的小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建立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的成长快速而茁壮,不仅以年均超过30%的增速,实现了税收规模从0.27亿元到超8000亿元“量”的巨变;更以每平方公里4.1亿元的年税收产出,实现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从“蛇口速度”到“深圳质量”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40多年前,深圳蛇口工业区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而效率为先,则成为“蛇口模式”的标签和代名词。

从时任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的袁庚提出“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港口建设中,每多运一车泥奖励4分钱”开始,蛇口工业区广泛采用超产奖励制度,极大激发了工人的生产热情,工厂车间开足了马力,从深圳全市重点行业流转税源数据可以看到,1980年~1991年间,服装、鞋帽、日用品等轻工业在生产环节流转税中的占比迅速上涨,从37.3%攀升到了91.2%,彼时的特区,凭着拼劲和闯劲,杀出了一条血路。

如今的特区,早已实现了从发展“速度”向“质量”的转变,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开启了从深圳制造迈向深圳“智”造的新征程。

在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的目标引领下,各项支持企业创新升级的税收政策效应充分释放,“高新软优”企业蓬勃发展,2019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7万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税收1072.2亿元,软件及信息产业发展迅猛,贡献税收428.4亿元,特区经济税收实现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跃升。

从“外向经济”到“内生动力”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毗邻香港、通关便利的地缘优势,奠定了其优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然选择。

每天,成千上万人穿过繁忙的罗湖桥,奔走在内地和香港之间,源源不断地运送输港物资。20世纪80年代,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特区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凭借地缘优势和低廉的人工、租金成本优势,“三来一补”作为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迅速冒起,为成立之初的特区赚得了“第一桶金”。

随着特区的发展走向纵深,如何从“筑巢引凤”向“凤凰涅槃”转变,帮助本土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成为特区发展的必答题。深圳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倾力服务企业发展。2018年1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推出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四个千亿”措施,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这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沃土之上,民营经济队伍快速壮大,2012年~2019年,深圳民营企业登记户数居全国首位,年均增长36.7万户。民营经济税收年均增速达15.4%,税收所占比重从60.2%提升到71.4%。其中,体现现代企业制度优势的股份公司税收占比由39.5%提高到47.1%,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经营形式灵活的私营企业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从12.6%提高到18.1%,年均增速18.7%,为各类型企业增速之首。

从政策之“特”到示范之“先”

特区之“特”,始源于特区成立之初实行的特殊经济和税收政策。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在深圳等经济特区实施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1982年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税务局出台政策,规定特区“三资企业”可享受所得税减按15%的低税率和“两免三减半”“三免四减半”等优惠政策,并对进口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免征工商统一税。政策的倾斜给最初的特区赋予了特殊的定位,使深圳的发展拥有了“特优”的条件和“特快”的速度。

随着特区政策逐步与全国实现统一,“特区不特”成为深圳面临的一道新的难题,新时代的特区亟须找寻新的定位。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颁布,为深圳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深圳税务部门主动抢抓“双区”机遇,提出“五个率先”工作目标,着力打造法治税务示范、税收高质量发展高地、税收营商环境标杆、智慧税务样本和税收文明典范。

2018年8月10日,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截至2020年6月,深圳累计开出区块链电子发票2440万张,覆盖公共交通、政务民生、金融保险、零售餐饮等116个行业。

区块链发票,是深圳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深圳税务部门对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在征管、服务等环节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区块链技术驱动高效征管,大数据运用推动数字化转型,首倡“非接触式”办税让大厅更安静,智能办税让营商环境更优质……在征管和服务创新上,深圳税务先行先试,不断探索,为税收治理现代化提供深圳样本。

(责编:车柯蒙、孙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