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创新 深圳“再出发”

2020年08月28日17:1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深圳不是中国GDP总量最高的城市,也不是上市企业总市值最高的城市,更不是世界500强总部最多的城市,甚至也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贸易中心,但在国人的心目中,它是全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也是最有底气最先成为全球标杆的城市。

  ---------------

  从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从肩负经济特区使命到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40年来,深圳的创新成长令世人瞩目。

  深圳不是中国GDP总量最大的城市,也不是上市企业总市值最高的城市,更不是世界500强总部最多的城市,甚至也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贸易中心,但在国人的心目中,它是全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也是最有底气最先成为全球标杆的城市。它独有的精神气质,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

  40年前,从零开始,深圳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开创了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第一;40年后,站在四十不惑的路口,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抖擞精神,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目标再次出发。

  创新成为城市的基因

  深圳有两个生日:一个是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一个是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更像是一个人的虚岁和实岁,对深圳人来说,作为经济特区的诞生更有意义。

  从零开始,深圳创造了千余项全国第一:第一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第一次放开市场的价格体制“雷区”、第一次打破“铁饭碗”的劳动工资改革、第一次实行股份制的国有企业改革……

  有数据显示,从1980年-1992年,深圳GDP平均增速高达37.4%,人均GDP增速16.5%,199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83元,排名全国第一。那段让深圳人骄傲的过往,见证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市的崛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面临第一次阵痛,“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记者注)产业表面繁荣,但金融、贸易、信息等产业不足,酒店娱乐业又超前,深圳开始大刀阔斧发展自主产业,打造实业经济基础。到2000年后,深圳率先将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博会、高交会应运而生。

  就在1993年年底,深圳出台决议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1999年,深圳把一直举行的荔枝节改成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06年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一号文件,将自主创新战略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2010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首次提出要从深圳速度、深圳效率向深圳质量、深圳品牌、深圳设计跨越。

  这是一段从要素驱动到投资驱动再到创新驱动的长期变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的创新之城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出阶段性跃升的时代节奏。创新之魂,在时间的长河中加速锤炼。

  “如果甘于流俗,那还叫特区吗”

  深圳经济特区一路奔跑,以探路者的身份披荆斩棘,也在成长中面临新的烦恼。深圳是中国第一个面临“四个难以为继”的超大型城市。在经济的全力冲刺中,深圳率先遇到了土地空间、生态环境、能源资源、人口等“四个难以为继”。

  作为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已经不再是独有优势,深圳一度出现经济低迷、股市停发新股、大量外资迁走等现象。有评论说,“特区不特了”“深圳,你被谁抛弃”。深圳人看淡光环,开始艰难的“二次创业”。

  英国《金融时报》曾经这样描述深圳:这是中国最具危机感的城市。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这个城市每隔三五年都要进行一场“深圳你被谁抛弃”这样的自我探讨,而对于深圳人来说,这种多少带点自虐色彩的拷问是真诚的,这是深圳不甘于流俗的一种城市特征和表现,“如果甘于流俗,如果进退行止和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那还叫特区干什么呢?”

  在创新驱动力的作用下,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不仅涌现出华为、腾讯、中兴等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全球阅读典范城市”“创意之都”“设计之都”也成为深圳的城市新名片。

  2011年,深圳举办了“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敢为天下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来了就是深圳人”等十句话高票当选。这些话语是深圳城市精神最核心的表述。

  “深圳不是你的故乡,却是你梦想的主场。”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人移居至此,形成了一种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在这里人们鼓励“别出心裁”,不欣赏“沉默是金”,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比如十年前成立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张白纸从零开始”,走出了一条“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实现超常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产业升级引领区,形成了获得充分认可的“前海模式”。

  海纳百川的深圳,更是在近年来发展创新型经济,超前部署了生命健康、海洋发展、5G通信等未来产业;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外贸出口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在深圳,经常可以听到“4个90%”——从所有制结构来看90%以上是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中9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专利发明中9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

  在这种结构中成长起来的城市,不问出身、不问学历、不问官阶、不问贫富,骨子里洋溢的是平等。在这个规则说了算的城市,以法治为本、恪守公共秩序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就在8月26日,深圳通过了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为诚实守信的债务人重新站起来提供可能。这项法规全面而系统地促进和保护科技创新,在未来必将为深圳的科技创新提供法治保障。

  也正是在这样的营商环境中,深圳诞生了很多奇迹。从华强北赛格科技创业园一栋老楼中起步的腾讯公司,从创业时的5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人,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巨头之一。

  因才而兴的深圳,深知人才是这个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1988年,深圳率先颁布《深圳市鼓励出国留学生来深圳工作的暂行规定》,留学人员可享受再次出国来去自由、市内自由流动、评职称不限指标等十多项特别待遇。从那时开始,深圳就向世界展露了它求才若渴的决心。

  从2002年实施的《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到2011年实施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孔雀计划”》,深圳致力于吸引高层次人才。

  40年来,深圳人才政策不断推陈出新,2016年又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为深圳人才立法。

  “深圳让我想起了硅谷,聚集了来自各个地方的年轻人,共同创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区。”在深建设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的图灵奖得主、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享誉世界的顶级科学家大卫·帕特森这样评价深圳。

  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局长张林介绍说,现在的深圳,有46位全职院士、近1.7万名高层次人才、14万海归留学人员,每年加入深圳人行列的高校毕业生有十几万,人口净增长速度冠绝全国,还有50万幼儿园在园儿童。这是深圳未来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红利,这是在全世界都少见的年轻态城市。

  “现在的深圳,正站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张林告诉记者,深圳吸引人才的政策红利时代已经过去,真正顶尖的人才环境是靠一种文化,深圳正在锻造这种文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李都也(实习生)、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