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知乎十年:“向上”还是“向下”

陶凤
2020年12月17日07:55 | 来源:北京商报
小字号

  “2011-2020是怎样的十年?”知乎给出了“向上”的答案。

  近日,知乎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发布了一支2011-2020大事记短片《向上的答案》。通过盘点知乎上时事、科技、航天、体育、文娱等不同领域的年度热门讨论,多元化呈现过去十年间中国乃至世界的变化、用户情绪地图和价值观变迁。

  看起来,知乎很在意自己的十年。早在短片上线前,知乎官微就发布了一条带有#知乎十周年特别企划#关键词的微博,不少人才惊闻“知乎原来十年了”。随之而来则是更大的疑惑:十年之前,没人认识知乎,而十年之后,认识知乎竟然越来越难了。从那个邀请注册制的高端问答内容平台,发展到现在很难用标签去定义的庞大社区,知乎变得面目全非。

  知乎想做小而美,但并不坚定。刚开始的知乎,邀请制之下门槛极高,李开复、徐小平等大佬入驻,垂直领域专业人士层出不穷,精英的标签明显。后来的知乎,广开大门,门槛降低后开始“变异”,随着用户数量几何级增长,知乎成了“筐”,啥都能装。

  大开放之后,用户下沉,问答领域从人文科技扩展到情感,市井气重了,知识味淡了。有人抖机灵,有人讲故事,知乎也在这样一种不断的自我“背叛”中成长。十年里的前五年,知乎一直不紧不慢,想做自己想守住核心用户。十年里的后五年,商业化提速,融资也水到渠成,知乎混进了互联网最豪华的朋友圈,然后希望自己从独角兽变成巨兽。

  知乎不是乌托邦,也不是理想国。知乎想用直播、圈子、网文、视频去摆脱曲高和寡,可用这些新板块拼凑出来的知乎,到底又是谁呢?从一个小众的精英社区,到大众的喧哗广场,与知乎商业化齐头并进的,是知乎会赚钱之后的争议。这些争议让老用户不适、新用户迷茫。

  曾经的锋芒变得模糊,如今的印象变得复杂,新板块与以往知乎的主要形象有反差,究竟是颠覆自己,还是模仿别人?是一路向北,还是找不到北?不管知乎尝试什么样的跨界与出圈,好像都没有回答如何让用户、内容、商业持续形成良性循环的问题。

  知乎为什么会这样?在创始人周源身上,能找到一个取巧的“答案”。有人说理科男信奉“看到而相信”,总希望通过技术为世界做贡献。而文科男则“因为相信而看到”,致力于用文字、用思想去改造世界。当程序员、记者,文理标签都贴在周源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知乎也在成为和周源一样的矛盾体。

  上线十年,知乎给出“向上的答案”寓意越难越燃、相伴成长。若以启迪心智、探索未知之名考问知乎,它将不得不面对沉沦的窘境,把“向下的问题”抛给自己。

(责编:赵安妮(实习生)、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