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红色文化激活瑶寨发展活力 昔日长征路今成致富路
人民网桂林4月27日电 (记者乔雪峰)沿着包茂高速一路南下,记者来到了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这是一座仅有40余户瑶族人家的少数民族村寨,一年却吸引了10万游客前来观光,是什么吸引了他们?记者带您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在白面瑶寨下,有一块巨石从陡峭的山腰上横伸出来,因形似龙舌,得名龙舌岩。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大工委主任周恩平指着巨石告诉记者,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龙胜时,曾在这块巨石下刻下“红军绝对保护傜民”的标语,因此龙舌岩被称之为红军岩。
据周恩平介绍,这些红色痕迹以及当年的红军故事,使白面瑶寨成了与其他瑶寨不一样的地方,许多游客慕名前来,红色旅游在此地自发兴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结合红色元素和瑶族文化,对白面瑶寨进行旅游开发。
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拥有深厚的红色底蕴和神秘的红瑶山寨自然景观,白面瑶寨虽然名声在外,但是当时来游玩的游客并不多。龙胜各族自治县副县长蒋文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交通闭塞,道路不通,不光游客进来很不方便,老百姓生活也非常艰苦。
“要想富,先修路。”蒋文明告诉记者,自从桂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来到周家村白面瑶寨的游客成倍增长,昔日的红军长征路变成了如今的致富路。
路修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白面瑶寨通过与旅行社合作,过上了“唱起山歌搞旅游”的日子,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等形式参与旅游开发,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走过龙舌岩,沿着山路拾阶而上,耳边响起清澈嘹亮的瑶家山歌,歌声停下后,迎接客人的是一碗热乎乎的油茶。周恩平端过一碗递给记者并介绍说,白面瑶寨就是以这种热情的方式欢迎每一位到来的游客。
记者放眼望去,如今的白面瑶寨,古朴的木制“半边楼”整齐地立在半山腰的斜坡上,寨子里还建起了红瑶博物馆、旅游步行道、停车场以及污水处理、村寨亮化等设施。
“高速路的建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游客,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我们少数民族村寨。”周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运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龙胜将这个以红瑶为主的瑶寨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项目实施点,对村寨的古民居房屋进行特色保护与改造,全村不少人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据李运友介绍,2020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9000多元。
“现在党的政策非常好,我们的生活也过得红红火火。”谈到现在的生活,白面瑶寨的村民王艳菊笑得合不拢嘴。她告诉记者,目前寨里已有12家农家乐和民宿,主要是旅游接待、歌舞表演、制作瑶族服装、经营农家乐和民宿、销售土特产。
周家村白面瑶寨只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品牌,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19年,龙胜县共接待游客987.3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12亿元。其中,35%以上的贫困群众通过景区分红、土地入股、民俗展示、建设务工、餐饮住宿、特产销售等方式实现脱贫。
据蒋文明介绍,近几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把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利用红色文化激活龙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符合龙胜实际、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扶贫之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