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姜杰院士:期待未来火箭能重复使用 实现“航班化运输”

赵竹青
2021年04月29日12:3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开启新一代空间站建设。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需要哪些火箭来支撑?我国火箭未来有哪些令人激动的发展方向?热爱航天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好准备?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首席总师、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原总设计师姜杰。

人民网: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成功,可否请您为我们科普一下空间站的建设和后续运营过程中,将会由哪些火箭担当重任?

姜杰:空间站的建设和后续的运营,主要是由长征火箭家族的三型火箭来完成:长征二号F火箭、长征七号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

其中,长征二号F火箭负责发射神舟载人飞船,这枚火箭的低轨运载能力达到了8吨,从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以来,至今已经完成了13次发射,100%圆满成功。后续的神舟飞船发射,也都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来担任。

长征七号火箭负责天舟货运飞船的发射,给空间站作物资补给。长征七号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低轨运载能力达到了14吨。

长征五号B火箭则承担了空间站主体的建设任务。它是我国迄今为止研制成功的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它的低轨运载能力达到23吨,去年首飞成功。后续空间站全部三个舱段的发射,都将由长征五号B来完成。

人民网:作为一个成熟型号,长三甲系列火箭未来还将承担哪些重大任务?

姜杰:长三甲系列火箭是80年代开始研制,至今完成了118次发射,我国的北斗工程、探月工程、通信卫星工程、国际商业发射都是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的。它的发射数量占我国整个航天发射的三分之一。

后续它还要承担一些重要的发射任务,包括对地观测高分辨率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卫星,也会有一些国际商业发射任务。

人民网:如今中国的新一代火箭家族已经全部亮相,即将成为主力。您对未来我国火箭发展还有哪些期待?

姜杰:我有三个期待。第一个期待,就是希望运载能力再进一步加大,我们需要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呢?至少需要低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百吨级。后续我们的载人登月,还有探火这些活动都需要重型运载火箭去承担发射任务。

第二个期待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尽快工程应用。前期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基础研究和技术上的工作,希望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能够投入到工程研制。它主要是用于低成本进入空间,就是像咱们坐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的运输。

第三个期待是智慧火箭。现在我们的火箭实际上已经是自主控制,因为运载火箭是点火之后到把卫星或者探测器送到要求的轨道,这一过程是完全自主控制的。但这样还不够,我们还希望它更聪明、更有智慧。在设计、生产、制造等方方面面,都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火箭更聪明、更有智慧,飞得更好,更好地完成发射任务。

人民网:作为航天领域首位女院士,您认为女性在科研方面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

姜杰:对我们做科研工作的,主要靠的是科研能力,靠的是智慧,实际上不分性别,与性别没有关系。如果硬要说出一点不同,那我感觉女性如果同样的被认可,她可能付出得要更多一些。

人民网:前不久我们迎来了第六个中国航天日,有很多青少年非常热爱航天,您作为首届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有没有什么可以和他们分享的?

姜杰:我前几天在南京参加了中国第六个航天日的庆祝活动。我想和青少年说,探索宇宙,青少年首先要有一个梦想,要有期待,要有兴趣,这个是很重要的。实际上热爱航天是青少年的天性使然,因为梦想在星辰大海中自由地翱翔,是令人憧憬的。首先要热爱航天,要对航天有兴趣,这是第一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特别是打好科研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把数学的基础学好,因为数学实际上是最美的科学,而航天科技实际上很多都是来自于数学的美。所以,希望热爱航天的青少年朋友们要打好基础,学好数学,为将来投身到航天事业作好充分准备。

(责编:王震、章斐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