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破局传统防治局限 国产创新以“中国智慧”造福患者

2025年02月19日14:4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栗翘楚)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更是塑造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在工作任务的首位,并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包括“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等。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以国产创新药为代表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家药监局统计显示,2024年累计批准上市创新药48个。

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实现从跟随创新到源头创新的转型。创新药研发正是其中典型代表。

近日,全球首款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新药——新替妥®(中文通用名为“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破伤风全球每年约有上百万例病例。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和动物粪便中,一旦通过伤口进入人体,便可能引发感染。

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生产上,新替妥®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摆脱对‘人血’和‘马血’作为原料的依赖。在应用上,相较于传统的‘破伤风针’,产品将给药流程从传统“皮试+多次观察+剂量调整”的复杂模式简化为‘一针即走’。”

创新药的背后是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研发新的生产要素改进生产流程和生产效率,以及开发和推出崭新的产品或服务去实现科技创新。

如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发展引擎,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创新战略布局和保障供应链稳定的重点。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已经成为加大医药创新力度和培育发展医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从分子发现,到非临床实验,再到临床试验等一系列产品研发到上市的整个环节,国产创新药做到‘源头创新’,代表了生物制药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该负责人说。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创新药在研发管线和上市数量指标上,部分领域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短。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其加速发展已成各界共识。该负责人表示:“作为创新型生物医药药企,企业自身在全链条支持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意义重大。我们通过五项创新举措,探索自身发展新路径,共同构建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质生产力。”

国产创新药的快速发展,不仅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也显著降低了患者用药负担。”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副会长程增江说,“国产创新药的大量涌现,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用药选择,也为降低药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日趋完备的创新药研发体系、产业体系和政策体系,创新药产业潜力巨大、未来可期。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确保相关政策措施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创新药产业一定能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孙红丽、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