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并非“七星”也非“连珠”“罕见”

“77年一遇,比电影《哪吒2》的‘六星连珠’还难得……”近日,网络上出现的一则消息:2025年2月28日前后,太阳系将上演罕见的“七星连珠”天象。
“所谓‘七星连珠’天象,实际上肉眼可见的行星只有金星、木星和火星这三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俊杰说。
并非“七星”
王俊杰表示,2025年2月28日前后,太阳系中的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将出现在黄昏日落后不久的天空中,形成所谓“七星连珠”的天象。这些行星从最西端的土星到最东端的火星,张角为117°,横跨大半个天空。
“然而,由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亮度极低,肉眼几乎不可见。土星和水星也因距离太阳较近,淹没在黄昏的天光中,难以观测。因此,实际肉眼可见的行星可能只有金星、木星和火星这三颗。”王俊杰说。
Stellarium模拟2025年2月27日“七星连珠”。上海天文馆供图
并非“连珠”
“所谓‘七星连珠’,显然指的是在地球上看到太阳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排成一线。所谓‘天象’,是指以‘地球视角’下的现象。”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副研究馆员施韡表示,该情况下讨论的行星连珠是以地球为圆心的一个扇面,“前述所说的‘张角为117°’就是这个扇面的角度。”
模拟2025年2月28日太阳系空间视角。上海天文馆供图
“所谓‘X星连珠’,并无标准定义,甚至不算什么特殊天象。”施韡解释称,因为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几乎都在同一平面上,“我们通常拿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作为参考。轨道倾角最大的是水星,也只差了7°。这种现象被称为‘共面性’。从地面上来看,这些行星始终在黄道附近运行,几乎每天都在‘连珠’。因此它们天然地就像是一串珍珠,无非就是离得近些还是远些,或者是在太阳的一侧还是两侧。”
“还有一种‘七星连珠’的理解,属于‘空间视角’。”施韡进一步解释说,即以太阳或某一颗行星为圆心的一个扇面。“如果真的出现八大行星一字排列,我们在地面上顶多也只能看到‘五星连珠’。水星和金星肯定在太阳一侧,无缘相见。”
行星连珠空间视角与地球视角示意图。上海天文馆供图
并非“罕见”
“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该天象每几年到几十年都会发生一次。”王俊杰举例说,例如2022年6月中旬就曾出现过一次“七星连珠”,条件比本月这次要更好一些。
那么,为何说“七星连珠”平均约77年呢?
“其实这里有个前提——这些行星排列在多大的范围里,或者说最大张角是多少。就拿本月来说,7颗行星相距120°。像这种条件的“七星连珠”在三五年里经常发生。”施韡举例说,1962年2月5日“七星连珠”还与日全食一同发生,“要是那时候有现在的摄影设备,肯定会拍张太阳系全家福。”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称,排列在张角30°以内的‘七星连珠’,从公元1年至3000年共发生39次,或许这就是‘一生见一次’的来源了。”施韡表示,所谓“平均77年左右发生一次”,但事实上“七星连珠”发生间隔并不均匀。
“不可抛开张角谈连珠。”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该天象关键在于行星之间的间距太大,没有任何观赏意义,并且持续几个月,不存在任何特殊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