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太在广泰公司成立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专题

李光太在广泰公司成立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06月17日11:09        手机看新闻

全体员工:

你们好!

今年是广泰公司成立十五周年,庆典搞的格外隆重,为什么十周年没有大庆,而是十五周年大庆,这里有特殊意义。一是十五周年是标志着广泰公司发展历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二是通过这次庆典活动向社会、向国内外客户展示了广泰公司的实力,具有很强的商业广告行为,为公司开拓国内外市场无疑会带来很好的商机。

十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里我只想讲三个问题:

一、创新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

广泰公司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实实在在地印证了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我在十周年讲话中提到我们的动力是求生存,同这里的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并不矛盾。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使企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也就是健康地生存下去,能长命百岁。企业做大是过程,做强做久才是目的。

(一)战略创新为企业指明了方向

诸多创新中战略创新是第一位的。正确的战略决策可以使企业少走弯路。十五年来广泰公司有三次大的战略创新。第一次就是1994年,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工厂,完成了电源产品的系列化后,公司做出了瞄准民航市场,由单一产品向产品多元化转化,提出了“以技术开发为龙头,多品种小批量,小步快跑”的发展战略。十年如一日集中多方面的力量,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结合,开发了十几种特种车辆,每年都有2-3个新产品投放市场,一年最多召开5个产品论证会和鉴定会。第二次战略创新是2001年十周年,根据当时公司所处的实际状况,虽然经过十年的积累,但公司经济实力很弱,产品品种多元化完成从无到有的转变,但技术水平较低,大产品刚刚投放市场,产品质量不稳定,公司面临着技术力、管理力、文化力都较低,处于发展S曲线拐点处,通过拐点就上升,否则就下滑,如果没有新的战略决策就很危险。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一个坚持——“坚持创新”,两个加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国际市场开发”,两个转化——“实现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单一产业向产业多元化转化”。从2002年以后,每年的年度计划和工作侧重点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发展纲要来进行。第三次战略创新是2005年根据航空市场的大好形势,新工厂的投产、国际市场初见成效,预测未来十几年航空市场大好发展前景,提出三大观——“大市场观、大生产观、大人才观”。三大观的提出既是战略创新也是观念的更新,又是十年发展纲要的进一步扩展和强化。“三大观”大大地扩展了公司全体员工的思想境界,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司的发展愿景目标——“创世界一流品牌,广泰设备服务于全球每个机场。”

(二)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思想层面的,它影响着公司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大政方针、规章制度等企业文化的建设。公司在观念方面有三个转变,一个是2002年明确提出“贡献是利益分配的重要之尺度”,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理念,充分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强调工程技术人员对公司的贡献,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二是企业价值观的创新,明确了办企业的宗旨:“同顾客以双赢,与员工共发展,给股东以回报,对社会以贡献”,把企业的发展与客户、与员工、与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下游客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同上游客户、同金融界、同政府、社区等建立良好的双赢关系,大大提高了广泰公司在社会的诚信度。企业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努力,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员工建立了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员工的收益也逐年在提高,06年同01年比较平均收益翻一翻。企业发展了理应贡献社会,04年后上交税金过千万;同时,广泰公司的产品投放市场替代一部分进口产品,迫使进口产品大幅度降价,为中国民航节省了大量外汇;06年,首次进行了助学活动,今后随着企业发展,这种公益活动要逐年增加。三是05年三大观的提出,前面已经提到了,进一步拓宽了全体员工的视野和思想境界。尤其是大人才观有着很深远的意义,是对人才的重新认识,只要肯学习,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并在工作岗位上能创造性劳动,都可以成为人才,都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广泰公司就有很好的例子,吴香明同志是大专生,但努力钻研,在开发27T、50T牵引车设计上很成功,被破格评为专家级工程师;工人中,毕国旗,肯动脑筋,很多难活都想到小毕;售后服务郑晓文很能动脑子,在解决传送带跑偏的问题上很出色,西北100多台车一个人顶下来,问题处理得很好,难道这不是人才吗?树立大人才观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高低的人才选择框框,公司发展人才短缺已成为瓶颈,解决的方法要两条腿走路,招聘与自身培养选拔相结合,以自身培养选拔为主。

(三)技术创新

上面谈的战略创新和观念创新是解决方向和价值观的问题,是思想战略层面。那么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和价值目标,那就是要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体制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重中之重,是龙头,是其他创新的基础,是骨干。2001年以后,这五年中广泰公司技术创新有了质的飞跃,27T、45T、50T牵引车,14T平台车,180、290气源车,除冰车,高空作业平台,军用方舱电站,140、180电源车,电动传送带车,飞机加油车,行李牵引车等14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大都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老产品全部进行改型换代。这些产品的投放市场刚好遇上了中国及东南亚、中东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遇,因此,公司03年后销售收入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这时期公司投资建设新厂房,05年完全投产。05、06年增长速度达到60%以上。

(四)管理创新

前十年在管理上比较粗放,98年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成效甚微。2001年以后,加大了管理创新力度,企业管理向着规范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我们在企业管理上投入力度加大,技术中心全部引入了CAD二维三维设计软件,引入了PDM数据库管理,办公系统引入了OA办公软件,建立了局域网,财务上采用了用友软件,甩掉了手工帐,目前生产管理正在实施ERP等。

加强了生产工艺管理及标准化;重视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专利申报;03年编制了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考核体系;生产现场实行了7SEA管理;建立了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公司管理正走向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文件化,实现管理的最终目标——优质高效。

(五)市场创新

前十年由于公司的产品基本都是低端产品,销售市场大部分面向中小机场及地方航空公司及分公司,而三大航空公司及国际机场的份额很少。02年我们加大了高端产品的开发力度,公司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产品进入三大航空公司及国际大机场已经具备了条件,因此,公司加大了三大航空公司及省会以上大机场的经营力度,到05年全年重点大客户的销售额达到60%以上。在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按照十年发展纲要的要求,04年成立了国际业务部,加强国际市场的开发,05年销售额300万美元,06年有望突破800万美元,国际市场形势看好。

(六)体制创新

02年开始筹划上市融资,正赶上中国证券市场萎靡,停顿2年,04年重新运作,06年初申报,公司上市指日可待。

(七)产业多元化方面

94年是产品多元化,这个基本是成功的。十年发展纲要提出的多元化是指产业多元化。02年后一直在寻找合适的项目,分别到日本、加拿大考察,到唐山铁道部机车厂考察等,最终选择了节能环保项目油田用油水分离装置及大型构件平板运输车。

以上着重阐述了五年中围绕着十年发展纲要所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八)企业文化建设及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三个层面而组成的,一是技术力;二是管理力;三是文化力。三者处于不同层面,有机结合,互为保证,互相促进,达到动态平衡,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

技术力包含:企业采用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生产流程及工艺流程,新工艺新材料,采用优质高效的供应链,先进的市场经销技巧及高效的售后服务技术等,同时还包含着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力在核心竞争力中处于外层,决定着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管理力包含科学的管理体制、工作流程、制度、方法、手段、高素质的管理团队。管理力最终表现就是优质高效,放大了技术创新的资源,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管理力最终打造企业的品牌,管理力是处于核心竞争力的中间层。文化力是指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即共同的思想理念、价值观、道德品质、敬业精神、责任心以及企业集体智慧和长期积累商誉,也就是我们企业文化中提倡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宗旨及司训提出的团队精神。文化力处于核心竞争力中的深层,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力量。当今时代,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会过时,管理也需不断提高,有时也会转移和弱化。只有文化力是生生不息,不断推动企业创新、进取,推动企业更新技术、优化管理、保持企业基业常青,长命百岁。因此说,文化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内功,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和持久性。只有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成核心竞争力,才是别人学不去、拆不开、带不走、抹不掉的力量。广泰公司在历史上也遇到技术被带走的惨剧,但文化没有带走,广泰的精神没带走,结果又怎样呢?广泰五年飞速发展,技术大幅度更新。因此,我们从03年起逐渐疏理企业文化,05年我们文化理念基本形成一套完整体系。我们现在学习企业文化,其目的就是达到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价值观,树立我们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

说到底,我们十五年来,尤其是后五年,我围绕着十年发展纲要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以上就是我对广泰公司十五年发展的真谛的全面归纳总结。这里包含着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凝聚着全体员工十五年来的思想精髓,是企业具有的远比物质财富大得多的精神财富。

二、公司面临着压力和危机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冷静思考,勇敢的面对现实。在面对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应正确面对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压力和危机比十周年时要大得多。十周年时,来自外面的竞争压力比现在小,那时,在国内我们已遥遥领先,我们的产品没有受到国外厂商的竞争压力。今天我们的低档产品受到国内的恶性竞争,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而高端产品主要是同国外竞争,加入WTO已将近五年,关税壁垒在消失,我们的材料在涨价,人工成本在大幅度上升,价格优势逐渐在消失,市场竞争的三大要素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中,如果我们的产品同国外比,价格优势消失,质量又跟不上,只剩下售后服务,外国厂家积极在国内建立售后服务代理,我们还有竞争力吗?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力处于低水平阶段

产品技术设计粗放,停留在仿形设计阶段,产品的技术经济分析,人机工程设计都十分粗浅,产品设计成本较高,没有形成完整的适于自身特色的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和标准化;技术力低,第二个表现,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落后,检验设备及产品检验方法低下,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技术力低下的第三方面就是供应链的组织不利,外购外协严重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尤其对大产品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技术力低下的第四个表现是产品技术水平同国外比落后5-10年——无杆式牵引车开发、27T平台车开发、高档除冰车及自制底盘的开发等还没有进行。

(二)在管理力方面

目前管理水平离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的要求差距很大,达不到优质高效的目标要求。管理就是要把复杂的事简单化,把混乱的局面规范化,最终达到优质高效。制约着管理力提高的主要是人的因素,管理人才缺乏,现有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中层以上干部角色转换不到位,部门管理缺少整体策划,因此,三化工作推动进展迟缓。因此说公司的管理总体上还是粗放的,离严细管理、精细生产的标准差距很大。

(三)在企业的文化力方面

公司文化力很弱,尽管我们花二年时间疏理了企业文化,形成了完整的一套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但没有进行深入地宣贯,全体员工还不完全理解,从思想上没有真正接收,员工的价值观同公司价值观没有真正做到融合。因此,在行动上离企业文化的要求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目前文化还停留在理念层面、操作层面,贯彻和落实企业文化的相应的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工作流程还没有进行全面的筹划。

从以上分析总结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国外著名厂商相比处于弱势,这就是我们的危机所在。

三、正视危机,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创世界一流品牌不动摇

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看不到危机,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可以高枕无忧了。现在,正是我们兴旺的时候,这时,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危机,并制定出应对危机的策略,并认真加以实施,防患于未然,那我们就永立于不败之地,永葆基业长青。下面着重谈谈今后五年我怎么做,我们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一)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继续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五年内完成:无杆牵引车、27T大型升降平台车的开发并投放市场;加油车完成系列化设计并形成批量生产;机场及公路扫雪车、除冰车形成批量生产;机场摆渡车、高性能机场消防设备、空调车、大件平台运输车开发成功;高性能大型油水分离装置完成系列化设计并形成规模生产。

2、对现有产品进行充分地技术经济分析,在不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设计成本;产品逐步实现技术更新,逐步用自制底盘代替目前商用底盘。

3、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件、关键工序尽可能自己完成。牢牢掌握提高产品质量的主动权。

4、优化供应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育供应商,保证外购外协件质优价廉,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产品材料成本。

5、组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优化生产流程,逐步形成机场货运设备、飞机牵引设备、电源设备、客舱服务设备等事业部、形成张村、双岛、羊亭、草庙子四个生产基地,到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10个亿。

6、建立国家级研发中心、技术开发队伍达到250人,具备世界一流的技术开发队伍;建成一个综合性能试验室,具有一流试验设备和检测手段,成为行业的检测中心和行业标准化制定中心。

(二)企业管理进入一流的先进先列

五年内基本建成三大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体系;生产管理全面实施了ERP;技术管理实施了PDM数据库管理,建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品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和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当高,市场信息网高度发达,国内市场信息丢失率<1%;国内外相关产品供应商知晓率达95%,重要件、关键件的知晓率100%;逐步实现零库存管理,库存物资周转天数达到 120天。最大限度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管理的最终目标:实现优质——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高效——年人均产值100万元以上,年人均创利15万元以上,年人均交税5万元以上,年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

(三)努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力

加强企业文化的宣贯力度,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真正做到把企业的价值观同员工的价值观融于一体;企业的目标就是我的人生目标,企业发展了,我自身价值才得到体现;把企业文化提倡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及团队精神变成员工的实际行动,不符合文化的话不说,不符合文化的事不做,用企业文化精神规范每个人的行为;按照企业文化精神完善公司各种工作规范,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培养,为人才成长打造良好的平台。

在员工中形成关心公司的发展,爱岗敬业,以高度责任心对待本职工作的氛围;工作相互支持,生活相互关心,彼此尊重的氛围;上下级、员工间团结和谐、忠诚仁爱,祥和幸福如大家庭的氛围。

总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只要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按照我们企业文化提倡的价值观和理念办事,我们打造世界空港设备一流品牌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责编:值班编辑、吕骞)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