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委员在认真听会。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摄
来自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委员海丽曼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邹雅婷摄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在听会。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在报到现场被记者围着采访。
本报记者 王明浩摄
被称为“最美90后”的全国人大代表铁飞燕在驻地房间阅读代表手册。
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
3月3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委员在政协开幕会上。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已经拉开帷幕,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即将举行。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今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开局之年”里,代表委员在想什么?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关注公共话题
希望政府积极作为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问题。随着微博、微信等新技术的崛起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日益改善,有不少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公共话题。代表委员们对此也十分关注。
对于一些地区一些官员的陈旧政绩观,有代表委员提出质疑。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代表表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切实改变唯GDP论的传统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
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令人痛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委员说:“今年的雾霾应使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有个转折,不能再把环境问题仅仅看成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它已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紧密联系,成为很现实的问题。只有转变认识,环境问题才能得到全面解决。”
关于社会公平和老龄化问题,王海波认为,老弱病残最需要社会的关注。在他的电脑上,记者看到有一个题为《民众呼吁旧楼改造加装电梯》的文档。“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给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已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民众呼吁‘给旧楼加装电梯’,提醒我们,对于老弱病残,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王海波说。
关注自身领域
真抓实干解决问题
代表委员来自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在他们的提案议案中,有相当部分是从自己的领域和所在群体的利益出发,来提出问题、提出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求真务实地解决。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梦兰村党委书记、江苏梦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月宝已连续4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对记者说,作为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她将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的议题,把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她带来的6项议案及建议,包括《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的建议》和《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等。
王海波担忧,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一直未能较好地破解。他建议,在于发展工业的空间不大或不具备优势的地区,在保障粮食和基本农产品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开创“农源型”产业。早期可侧重在“产品型”、“参与型”两种类型的发展上。“产品型”可以从保健型杂粮生产与加工、精特菜果生产与加工等方面展开,“参与型”则可从发展景观型、养生型、理疗型、民俗型等农业产业新模式入手。
作为发动机行业的从业者,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代表特别关注发动机的绿色排放。他说:“‘美丽中国’不是一句空话。‘车如流水马如龙’,不能破坏环境。改善环境需要为每一辆汽车装上‘绿色心脏’。”晏平分析,目前虽然商用车数量比乘用车少,但是单车排气量和车行驶里程都比乘用车大得多,其总体废气排放量占比很高,据此,针对商用车的排放制定法规和政策应该作为机动车排放控制的工作重点。“建议国家通过终端购车补贴政策拉动中重型商用车的排放升级,增强自主品牌商用车的竞争力,进一步有效控制和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晏平建议。
关注中央新风
希望形成长效机制
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直指在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民盟广西主委、广西师范学院院长刘慕仁委员感到了这些变化,他说:“现在‘跑部钱进’、迎来送往、请客送礼、铺张浪费、奢侈消费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作风关系党风民风、关系人心向背。只要有好的作风,人民群众就会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共度时艰。”
同时,他建议:“虽然八项规定深得民心,但很多人也都心存疑虑,担心八项规定会变成一阵风,坚持不了多久,过一年半载一切照旧。为了深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与八项规定相配套的各项制度,要用制度来管住作风;二是要建立监督体系和制度,确保领导干部的作风受到有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