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十四五”成績單:輕工業向新而行

“十四五”輕工業發展成績單公布,三組數據格外亮眼。

“十四五”:農業經濟形勢穩中向好

“十四五”時期,中國著力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農業經濟形勢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十四五”見証:把二氧化碳“鎖”回深海

“十四五”以來,中國加速推進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與利用,打開綠色發展空間。

“十四五”:“流動的中國”映照經濟活力

從“爾濱”冰雪到阿勒泰“雪都”,從洛陽千年“好閨蜜”到海口“閃玩”,“流動的中國”一派勃勃生機。

  • 創新
  • 協調
  • 綠色
  • 開放
  • 共享

創新發展這5年 | 一條產業鏈背后的創新發展之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一批具有核心優勢的“鏈主”企業。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在“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成為我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的重要引擎。

行進中國︱聚鏈集群,包頭釋放強勁“稀引力”

“世界稀土之都”包頭,稀土儲量和冶煉分離產能均居世界第一,近年來,包頭逐步形成“礦—土—材—用”的完整產業體系,著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

協調發展這5年 | 這盤棋,下活了!

5年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動力源更強勁,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互補效應更加彰顯,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共識,黃土高原由黃轉綠,黃河水由渾變清……國家重大戰略持續推進落地落實,各區域功能定位更清晰、優勢互補更有效、聯動共治更緊密、發展活力更充沛。

行進中國丨背包來創業,真“湘”!

望城經開區青年驛站毗鄰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旁邊就是比亞迪望城工廠、旺旺食品等企業﹔馬欄山青年驛站位於視頻文創產業園核心區,上下樓就是產業生態上下游﹔湘江新區麓谷青年驛站周邊就是產業集群……

行進中國丨小鳥銜來“致富經”

全民呵護下,明溪成了“山間精靈”的聚居地,鴛鴦、彩鷸、白腿小隼等6種候鳥開始“定居”,成為“留鳥”。念上鳥兒帶來的“致富經”,明溪全縣有1100余人以不同方式從事觀鳥有關的工作,30余名職業“鳥導”、15家觀鳥民宿、8家觀鳥合作社形成觀鳥產業“后援”。

行進中國︱一片“小葉子”,長成“大產業”

熱帶雨林深處的這片“金葉子”不僅帶富了五指山的鄉親們,也正在成為海南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海南省農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茶葉種植面積3.51萬畝、年產量近1700噸、總產值4億元,其中海南大葉種植面積1.99萬畝,佔總面積的56.7%,產業主要分布在五指山、白沙、瓊中3個市縣。

開放發展這5年 | 開放的中國,共同的機遇

相隔100多公裡,從深圳到汕尾,一條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黃金走廊”成型,近30家上下游企業“串珠成鏈”,形成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通過“港廠聯動”的小漠國際物流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跑出加速度。

行進中國丨“新疆投資前景好,我把家都搬過來了”

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三師區塊自覺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主動服務“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向著更高水平開放邁進。今年上半年,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三師區塊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00.72億元,同比增長149.4%。

共享發展這5年 | 這條路,走對了!

路,是地理通道,也是政策落地的縮影。路延伸到哪兒,日子就紅火到哪兒。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家門外,路、河、橋都是時代的見証者。山林接入現代、荒漠長出玫瑰、課堂連接未來、服務跨越山海......

行進中國丨90后“小巷總理”,“拼”出一個暖心社區

“參加社區集體活動,大伙兒積極性特別高!”對自己的退休生活,海連社區老年中阮演奏隊領隊姜蘇有兩個沒想到:一是她還會繼續教人中阮演奏,只是學生變成了社區裡的同齡人﹔二是老舊社區變化多,硬件好了,配套全了,人心也齊了。